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以农民利益为重
时间:2009-10-30 11:58:0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刘玛奇
农民利益怎么体现?收入增加了,素质提高了,地位提升了,这些都是农民利益的最直接体现。
纵观中国历史,从农业社会的“以农养生”、“以农养政”,到工业化初期的“以农养工”,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农民始终都在默默地承担着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始积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繁荣盛世,用自己朴素、坚韧的勇气推动了社会一次又一次进步。
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农业剩余转化为主要初始资本,大量资金、农产品等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村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工业和城市;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限定了农民的产业活动空间,并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等形式过度转移农民的经济剩余。然而,就在我们自由地享受着城市繁荣、工业文明带来的成果时,那默默做着贡献,在田地间耕种的农民,却依旧延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他们甚至还在为子女的教育问题苦恼,甚至还在为无尽的医疗费多方求借,甚至还在为讨要自己辛苦的劳动所得四处奔波。此时,又有谁想到过他们才是中国骄傲的真正创造者?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迎来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这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政策纲领,更是召唤社会以实际的行动反哺农民。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希望,也让我们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与中国农民一样,超大熟悉并深爱着这片土地。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超大通过现代企业制度有机联结起农民与土地,使土地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让种田能手掌握新技术,重新回归田间,创造更多的土地价值;让不适应种田的农民自然走出土地,寻求自己发挥才智的广阔空间。
在超大,企业把农民看作是自身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积极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给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一批批农民进入超大后,经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有的走上了技术员岗位,有的成为了加工生产线上的工人,有的加入到了超大营销队伍中。一个又一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从企业中涌现出来,全面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成为超大人才发展战略中一支具有企业特色的员工群体。他们安心地在企业建功立业,为企业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实践证明,企业与农民之间本身就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
“农民的利益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始终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以平等的眼光关注农民的发展,让农民在企业发展中发展,才能把农民的心留住,才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企业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社会才会更加和谐。”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郭浩表示,这就是超大每年举办“爱农民月”活动的初衷与动力源泉。
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是最庞大、最有力量的一支主力军。他们的根在农村,他们的出路在农业,他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现在我们能做且应该做的,就是要努力构建全社会“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良好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
这是农民的利益所在,是农民的心愿所归,更是每一个社会公民、每一个龙头企业应尽的责任。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