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河北滦南以集约化管理提升传统农业
编者的话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需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生产既要增加总量,又要优化品种结构。要促进各类重要农产品稳定增长,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要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扶持和促进规模化健康养殖。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本期选取的4个县,在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等方面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亮点 滦南县按照集约化管理的思路,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2007年滦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14元,比上年增长12%。
盘点2007年农业生产情况,河北省有关部门发现滦南县特色经济真是不得了: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2.55万头,年产鲜奶32.8万吨,位居全省首位;肉鸡养殖存栏量超过了1000万只,年加工外销肉鸡1612万只,位居全省首位;水产工厂化养殖面积达21.6万平方米,总产达到20万公斤,居全省首位;果菜种植面积达到48万亩,其中设施果菜20万亩,总产5亿公斤,位居全省前列……
为什么滦南农业有那么多的亮点?该县主管领导告诉记者:搞农业经济也要突出集约化管理的先进理念,要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等有效手段来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使其真正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全新标准,以此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滦南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全县9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为此,滦南县委、县政府认为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关键的环节,决定倾全县之力促进农业经济上档升级。经过集思广益,滦南县确立了发展农业也要借鉴发展工业的精细化管理思路,尤其要突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等集约化管理的有效手段,以此促进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
建设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规模经济是做大经济总量的基础措施。滦南县摒弃了小而全的发展思路,经过深入调研,确定将奶牛、肉鸡、设施蔬菜等五个方面作为主要培育的支柱产业,加以重点扶持。近年来,滦南县财政拨付各项惠农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超过3亿元,在农业基础设施、养殖小区、新品种引进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奖励,使规模经济总收入占到了整个农业总收入的七成左右。
建设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实施产业化带动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环节。滦南县立足于规模经济和产业龙头的良性互动,先后引进了蒙牛、三鹿、伊利、中红普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滦南参与产业化经营,使一家一户的农民通过这种具有显著深加工能力的中间体带动,实现了劳动成果的货币化转换。其中,中红普林食品有限公司在滦南建立了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加工基地,每年就能加工出售肉鸡1600万只。在该企业的带动下,全县有近万农户加入了养鸡链条,胡各庄镇农民张淑艳常年养殖中红肉鸡,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年出栏肉鸡达到30万只。滦南为冀东平原县,没有奶牛养殖的基础,但滦南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认为平原县发展乳业前景广阔,于是不仅规划了秸秆饲料和苜蓿饲料生产基地,而且还引进了蒙牛、三鹿、伊利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到滦南建设深加工生产工厂和机械化挤奶大厅,带动全县奶牛养殖规模达到12.55万头,年产鲜奶32.8万吨,奶业年实现效益超过了3亿元。滦南县被评为全国奶业十强县。在采访中,扒齿港镇米官营村农民刘广兴对记者说:“实施产业化经营就等于让我们农民进入了稳定增收的快车道。”他告诉记者,通过县里引来的龙头企业扶持,他和村里许多人一样办起了奶牛场,几年间他家的奶牛饲养量由5头发展到了200多头,每头成年奶牛每年平均纯收益达到4000元以上,一年就能收入八九十万元,这是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建设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是保证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手段。为了突出标准化生产,切实保证进入消费市场的农产品品质,滦南县突出进行了标准化生产、科技服务、畜禽防疫三大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建设,以此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滦南县抽调有关人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专门对全县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建立了详细的技术规程;同时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了以惠农超市为龙头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目前全县已经发展经营网点196个,并全面实行了进货、价格、配送、市场管理、门店标识“五统一”。通过这种重点农资商品的准入制,保证了标准化生产的原料供应。另外,滦南县还投资23万元建成姚王庄、安各庄、青坨营、胡各庄4个无公害检测点,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输出前检验,把好最后一道关口,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比如海水工厂化养殖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但滦南县认为,新产业更要有高要求,专门抽调数十名技术人员,并从外地聘请了一批资深专家,一边摸索养殖经验,一边制定生产标准,使工厂化养殖进入了规范化生产行列。由于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全县养殖水平普遍提高,先后成功地驯化养殖了条斑星鲽、漠斑牙鲆等十几个名优新品种,并完全达到了绿色无公害标准。这就使滦南的工厂化养殖产品不仅畅销北京、天津等国内大城市,还批量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该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总收入达到2亿多元。
由于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互促互动,滦南农业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滦南县重点规划发展的奶牛、肉鸡等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达到了43.1亿元,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74%,带动15万户农民参与了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加收入19.5亿元。2007年滦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2%,达到5314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