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判断价格走势不能仅凭CPI
时间:2009-10-30 11:59:0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刘玛奇

  在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谷物价格大幅上涨的市场背景下,社会上下普遍对物价水平上升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有所忧虑,于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作为社会物价水平标志的CPI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是,市场价格体系的变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过程,绝非任何一个单一的经济指标所能充分说明,CPI也不能例外。

  例如,今年一季度,CPI的涨幅达到了8%,其中,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较大。单从一季度CPI数据所反映的这一情况看,食品价格的上涨被视为CPI涨幅较高的重要因素,由此推论,抑制农产品、食品价格便是理所当然。但是,从近一个时期的市场情况看,农产品、食品价?并不是在上涨,而是正在下降。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与今年2月份相比,3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下降11.3%,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14.1%,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的市场监测数据也同样显示,肉、蛋、菜、粮食等价格自3月份以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这样,同是针对食品价格问题,不同的监测指标便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而两者都是有充分的客观依据的。这一事实表明,单一的监测指标固然可以从特定的角度、方面去真实地反映价?变化过程,但是,它并不能全面反映这一过程,而要客观、全面地认识价格变化,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

  CPI以一年为跨度,反映今天与去年同期相比的价格水平差异。因此,CPI能够准确地显示一年之中价格变化的结果,但是,它也有两大弱点,其一,它省略了导致这一结果的价格变化过程,其二,它完全不能反映今天的价格变化趋势。CPI的第二个弱点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否则,如果认为与去年同期相比的价格上涨或下降会在今天继续,那么,判断错误的可能性会高于50%。因此,在价格监测中,除了使用以一年为周期的同比方法外,逐月监测价格变化的环比方法也是同等重要的。环比方法描述本月价格与上月价格的差异,由于周期限于一个月,可以准确地描述正在进行中的价格变化,有效地弥补了同比方法的致命缺陷。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按季度发布以同比方法得出的CPI数据时,应同时发布同一季度内各月的价格环比数据,这将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全面地了解价格水平变化情况,进而更为理性地做出判断。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公众对于社会价格水平变化的充分认识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每个生产者、消费者都是一个重要的价格决策者。面对价格,消费者大体上有接受、有保留地接受、不愿接受三种选择,生产者可做出有利、微利、无利、亏损四种认定,均会形成不同的消费变化、生产变化,而这种消费、生产的变化将最终使整个社会价格体系做出调整。

  正是由于作为宏观经济现象的价格是在大量的微观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在判断价格变化时,始终应将其与生产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价格作为生产过程展开的条件下,它的主要意义也就在于对生产的影响。在价格与生产的互动中,生产的成本价格是最重要的数据。当价格在成本价以上并上涨时,生产会迅猛增长,当价格虽处在成本价之上但却在下降时,生产增长态势会被充分遏制,而当价格处在成本价之下,生产的下降速度将是非常惊人的。显然,将价格与成本价比较,方能准确地判断价格对生产的影响,从而才能对未来的价格变化有所把握。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生产的成本价是清晰可见的,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是没有什么成本价可用于价格比较的。为此,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选择一个经济正常增长的年份,以这一年的价格水平为基础,并根据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收入增长速度确定一个适宜的价格年增幅,得出一个可用于参考的合理的价格水平。这样,我们对CPI的理解会更加丰富、全面。

  总之,价格认识问题上的简单化倾向是非常有害的,就农业生产而言,当社会上议论农产品价格增幅时,广大农民却正在忧虑成本上升造成的收益下降乃至消失,两者适成反差。国家已将今年的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提升,但是,在CPI中所反映出的农产品价格增幅依然给人以错误的深刻印象,而这种错误印象是应该并能够尽快消除的。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