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麦区农民的心里话
时间:2009-10-30 11:59:5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6月4日,江淮大地又是一个艳阳天。夏粮丰收之后的农民在想什么?记者驱车500多里,沿淮河小麦主产区,走走停停,在麦茬田里听农民兄弟掏掏心窝子。

  农民:盼望粮价能涨点

  农民盼啥?盼着粮价涨高点呗。淮南市毛集镇农民梁昌勤家里6亩地收了5400斤麦子,亩产达900斤。老梁说,产量上去了,价钱就上不去。我种的全是优质白麦,粮贩子到村里来收只给7毛钱一斤。我舍不得卖,只好堆在家里,等等再看。电视上说今年国家保护价是7毛7,可往年俺到粮站去卖过,又是去杂又是去水,还硬度软度的,俺们也弄不清,头都折腾大了。记者说:保护价托市很重要啊!老梁接话:俺不懂啥叫托市。

  老梁接着说,种子也涨价,农药也涨价,尿素也涨价,复合肥涨得更离谱,种一亩麦子投入可不少,省着上也要一百好几十块钱。

  机手:盼望油价能低点

  “能加上柴油吗?”“凭卡能加上,就是价格太高了。”在阜阳市颍上县南桥村的一片麦田里,收割机机手李传金忙完一块田后,坐在田埂上歇着。他说,上上个月我花25万块钱买的洋马收割机,市里农机局发了一张购油卡,这个午季够用了。外地来的收割机就惨了,他们加不上油,只好买高价的。

  “要是油价能低点就好了。”李传金说,在本村收一亩45块钱,到外村就是50块钱,活是忙不完,就是买机子投入大,算算账赚得也不多。现在农民都不愿意“手拿镰刀去割麦”了,我们这里基本上全是机收。

  个体粮食经营者:盼望保护价收购办法简便点

  说起个体粮食经营者,也就是俗称的“粮贩子”,其实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46岁的六安市霍邱县马店镇农民梁仁军,高中文化,头脑挺灵活。一收完自家的麦子,就和爱人一块儿开着手扶拖拉机,走村串户去收购,然后装船从水路运到外地去卖。

  “收了麦子就要栽秧,好多人急等着买化肥,他们也知道再等等,价钱能涨点,但没有法子,我就是打这个时间差。”梁仁军说,现在政策真是好,粮食市场放开了,农民在村头就能卖粮了,我们也能赚个辛苦钱。过去一到这个时候,农民在粮站门口熬着,真是叫受罪。

  梁仁军说,现在实行保护价收购,但也有要改的地方。比如红麦子和白麦子不分,出了一个词叫“混合麦”,这一混合农民就吃亏了,因为保护价不一样。还有一个指标叫硬度,用测量仪20分钟才能测一个样,一个小时只能测3份样品,让农民等得多着急,不能采取更简便的办法吗?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