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适应乡村发展新形势 加快乡镇职能转变
时间:2009-10-30 12:00:1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尤丁
国家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对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以重庆市两翼地区唯一集三峡库区县和民族自治县于一体的石柱县为例,就如何进一步转变乡镇职能,加速构建与城乡统筹“新政”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发展中凸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乡镇政府的某些传统职能正在弱化,传统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城乡统筹改革的新形势,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必然催生乡镇职能新的转变。
政策上的“取”“予”变化迫切需要乡镇职能转变 当前,随着农业税的免征,计划生育以奖代罚,农民由种田纳税变为种田拿“工资”(补贴),乡镇干部由要粮、要钱、要计划生育转为向农民及时发放政策性补贴,实现了由“索取”到“给予”的工作角色转换,但部分乡镇干部始终无法进入“角色”,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没太多的事可干”的困惑,不再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甚至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邻里纠纷也视而不见,减轻农民负担变相减轻了乡镇的工作负担。如何进一步强化免税时代乡镇政府的职能,实现乡镇工作重心的转移,乡镇工作方式由以农业税为抓手对农民实行干预管制向为农民给钱、给物、给点子、安民心、帮民富的服务补位转变,乡镇工作重心由催种催收转到抓经济发展上来,将工作重点由抓大生产转移到抓大市场,这已成为免税时代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农村社会的新变化迫切需要乡镇职能的转变 一方面,要应对个体农民闯市场能力弱、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社会化服务不健全等问题,另一方面,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惯性中解脱出来,克服用简单的定指标、抓考核的方式搞农村经济工作,减少行政干预,避免政绩产业、政绩工程、长官意志增加农民和财政的负担,自觉做到在职能上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展矛盾的凸显迫切需要乡镇职能转变 农村发展矛盾很多,欠账较大,这些矛盾和问题可以归结为农村“七难”问题,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读书难、看病难、就业难。“七难”问题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投入的短缺,关键因素在于乡镇一级发展不足,一方面乡镇无解决“七难”的财力,据调查了解,传统的农业乡镇除了县上拨付的人头经费外,几无可用之饷;另一方面乡镇在提供公共产品上无统一事权和财权,导致县乡责权不清,需要从职能上加以理顺。同时,随着农业税的免征,农民争(承包)地的纠纷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增多,需要乡镇从职能上补位加以解决。
转变乡镇职能,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改革的任务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改革传统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快构建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通过职能转换促服务水平提高 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职能“法定”的方式对乡镇职能加以明确和固定,让乡镇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制政府转变。改革后的乡镇职能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管理职能。乡镇要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守法守规的执行员,确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农村。二是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民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精乡强镇调整优化乡村布局 按照“精乡强镇”的要求,对那些经济总量小、管理区域小、人口规模小的山区乡镇要进一步加大调整归并力度,适当增大镇一级的管理幅度。建议根据各区县幅员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城镇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情况给各区县乡镇设置规定一个幅度。大体上,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乡镇10万人,一般乡镇规模5万人,特别边远乡镇规模不少于3万人。以此类推,全市的乡镇较现有的乡镇数可减少一半以上。同时,区县可自主撤并规模较小的村,通过支书村长一肩挑,强村并弱村、片区管理、村干部兼职等方法,充分激发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
通过精兵简政调整乡镇政权组织结构 一是精简领导职数。立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逐步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克服领导职数设置过多、决策效能较低的问题。二是调整优化综合办事机构。在乡镇机构设置上,要从农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不强求上下对口,不搞一刀切。对贫困地区乡镇而言,一方面要突出农业为主或纯农业特征,侧重于农业服务的岗位。另一方面,要加强事关城乡统筹发展的政权建设、社会管理的“几大件”建设,按照“一乡一所”的要求充实配备派出所、司法、国土等直管部门,以巩固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创建县级部门服务基层、服务乡镇的工作机制,通过县级部门下派、乡镇干部上挂等方式实行县乡干部双向流动,同时要适当赋予乡镇对县级业务部门重点工作考核的“话语权”,及时解决乡镇工作困难。二是建立农村中心工作服务机制,按照产业项目、工作项目设置专业服务队伍,创优干部管理和服务“三农”的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政府应该承担的社会公益性事务,通过公开招标,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