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为农业装上保险杠(政府篇)
时间:2009-10-30 12:01:0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尤丁
  推动农业保险,政府该担当怎样的角色——为农业装上保险杠(政府篇)
  山东
  “农业保险完全依靠商业运营模式,很难开展下去,保险费用太高,农民保不起;保险金额太大,保险公司赔不起。政府必须予以扶持和补贴。”山东省政府金融办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灾害比较严重。山东从1982年就开始开办农业保险。2006年,在3个县级市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扭转了农业保险连续10年下滑的局面。今年,将试点范围扩至60个县市,覆盖全省近半数县市。
  据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张洪军介绍,为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山东省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投保农户给予保费补贴。补贴资金由省、市、县按比例分担,分担比例根据试点地区的财力状况分为三类:经济强县三级分担比例为2∶3∶5,欠发达县三级分担比例为5∶3∶2,其他地区分担比例为3∶3∶4。
  张洪军说,“农业保险最核心的是如何化解巨灾风险,我们按照多方筹集、滚动发展、逐年积累、以丰补歉的原则,建立了巨灾风险准备金,用于补贴大灾之年超出保险赔付责任之外的超赔部分。”还通过对承保公司免征营业税,支持承保公司拓展市场,“以险养险”等,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抗风险能力。
  吉林
  吉林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走在全国的前头。2008年吉林全省有205.3万户农民参保,占总户数的59.2%,参保面积225.6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0.3%。
  “让农民认可政策性农业保险,首先得让农民真知道它。”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组组长梁琦说。吉林省各级政府构建起了立体的信息网络,2007年全省试点以来,共出动宣传车辆7000余台(次),印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余万份。12316新农村热线还特地组织一批专家,随时解答关于农业保险的各种问题。
  同时,政府还着力在村里培养村干部或威望高的农户作宣传员,将政策直接传递给每一个农户。舒兰市小城镇小城村会计吴春来就是村里的宣传负责人,他走家串户地将政策宣传到位。300余户的村子,今年200多户投了保。
  “农民很实在,任你说得再好,关键是要管理做到位。保了,受灾了,很快拿到钱了,比你说多少都管用。”吉林省农业管理总站政策指导科科长王青海说。
  为了让保费直达农户,吉林省构建起强有力的制度体制。省政府把农业保险纳入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建立起了部门协调机制,农业、水利、气象、财政等部门共同组建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今年省政府确定安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共同为全省农业保险经办机构。6月中旬,白城地区突降暴雨,玉米等农作物损失很大。雨停后,保险公司立刻去查勘现场,准备理赔。
  政府还不断规范承保流程。坚持村级组织投保,投保明细落实到户,把保险合同送达农户。严把理赔兑付关,对测算到户的理赔金额坚持村内公示制,强化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
  “政府还要探索更加有效的保险直接到户方式,减少投保和承保过程的中间环节。”省农委副主任袁甲业说。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