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看徐光春网上吃”螃蟹“尝到的”甜头“
时间:2009-10-30 12:01:1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7月28日下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河南在线对话”栏目中与网友的在线交流,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访谈刚刚开始半小时内,就收到了一千多条短信。而此前3天时间内,通过短信留言和论坛发帖及电子邮件回复的信息也达近万条。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据报道,早在2006年,徐光春就通过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与广大网民就新农村的建设,进行了交流,是当时在全国省委书记中与广大网民“面对面”交流的第一人。徐光春还是省级领导当中网友留言最多的领导同志。作为省委书记的徐光春,触网之早,之频,之深,实在令人钦佩。且徐光春每次网上与民对话,人气旺旺,妙语连珠,好评如潮,魅力四射。徐光春网上第一个吃“螃蟹”尝到了甜头,真正吃出了味道。
  尝到了“网风”也是作风。如今,反映作风深入与否,不仅要走到老百姓中间去,还要像徐光春一样“网”到广大网民中间去。经常听听他们的疾苦呼声,看看他们的尖锐帖子,品品他们的牢骚怪话,这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进入信息社会,怎样评价一个领导干部作风是否深入,老百姓通过网络评优劣已成为一条重要渠道。“网风”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像徐光春一样,敢于“触网”,敢于面对面与网民对话,从而破解老百姓的困惑,释解老百姓的怨气。
  尝到了“网德”也是官德。官德,是指官员的职业道德,既是官员在工作实践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也是他们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官德”是为官者的立身之本。近年来,网上“恶搞”、网上色情、网上诈骗、网上剽窃、网上诽谤、 网上造假等此起彼伏,已成了公众生活中的一大害——“网德”缺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难题。网民“网德”的缺失,也有官德缺失的原因。很多领导干部认为网络是“洪水猛兽”,两耳不闻网上事,以至于网上出“言塞湖”。网民疾苦,没人听,没人管,就是官德的缺失。广大网民“网德”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领导干部的官德优劣。
  尝到了“网缘”,也是人缘。徐光春在网上的人气指数遥遥领先,访谈刚刚开始半小时内,就收到了一千多条短信。徐光春网缘好,在网上老百姓有话喜欢与他说,有苦喜欢与他倒,有难喜欢与他诉。领导干部的人缘不是天下掉下来的,用钱也买不来,靠的是与老百姓心贴心,情添情。徐光春的网缘好,缘于他善于与网民结朋友,缘于他看重网民的力量。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点击鼠标瞬间传到千家万户。要想网上人缘好,就要像徐光春一样在网上放下官架子,与民共商建设之策,共解困难之计。
  尝到了“网话”,也是官话。徐光春这次与网民对话,一个亮点就是话语通俗朴实,真诚感人,老百姓听得懂。他讲到解放思想的“解”和“放”时,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为贫困地区开出的“三味药”:无中生有、就地寻宝、全民创业,更是令人开阔思野,受到鼓舞。笔者以为,徐光春的网话,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打开了老百姓的心扉,也给广大网民开启了一扇窗。“网话”反映“官话。正确的官话,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正确的官话,是跟老百姓聊天能聊天一块去,老百姓不感觉这个官儿架子大。
  尝到了“网事”,也是大事。网事,有大有小,但处理不好都是大事,严重的会形成险象环生的“言塞湖”。徐光春之所以最早上网与民对话,之所以看重网事,就在于他看到了网意的份量。据报道,徐光春不仅网友给他留言多,而且善于根据网友留言解决民生问题。比如郑州市公交车延长运营时间等等。徐光春对网络的敏锐,正是一名领导干部善于听取民意的重要表现,也是善于解放思想的行为。网上“言塞湖”,也是很危险的,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善于通过网络来“排险”,通过实实在的工作,为网民排忧解难。只要像徐光春一样,勇敢地踏进“网络”,就能发现一片新天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