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时间:2009-10-30 12:02:2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因为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有些是激励机制、考核导向和法制问题。其中“价格和税费不合理,改革不到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1、能源资源价格不合理,改革不到位
  我国的电力、成品油等能源价格都是由发改委控制,主要实行政府定价。从2007到2008年间,国际石油价格由每桶70美元上涨到每桶140美元,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却基本没有变化;在煤炭价格适度放开,电煤涨价之后,煤电价格却没有实行“煤电联动”(本文成稿后的第二天,成品油价格每吨上涨1000―1500元,上网电价每度上涨2.5分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实行改革开放多年的中国,采取这种和市场经济严重背离的行政定价的做法,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因为能源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甚至低于其能源生产成本,使得我国每年上万亿美元的出口产品中,高耗能出口产品获得很低的能源成本,出口量猛增。其后果一是鼓励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顺差加大,外汇积累进一步增多,又导致流动性过剩。此外还引起许多贸易摩擦,遭到反倾销起诉等。后果之二是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消耗大量低价能源,不利于节约能源,而且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给许多百姓造成饮水和生活困难。后果之三是极低的能源资源价格使东西部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剧。因为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是能源资源的主要输出地,而东部发达地区是能源资源的主要消耗地。这种低价能源资源政策使得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以西部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为代价,最终的结果是东部区域越来越发达,西部地区越来越落后。
  2、金融与产业政策问题
  目前四大国有绝对控股的商业银行运用的人民币资金,占到整个金融体系人民币资金运用总量的75%左右。这种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使得农民、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在缺乏金融服务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又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发展相对不足,其结果是减少大量就业机会,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致使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剧。
  对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没有给予税收、金融优惠扶植政策,这十分不利于扩大就业和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而高收入的富人把钱用于投资,低收入的穷人没有能力消费,这就进一步加剧投资过热和消费不足。
  我国的贸易不平衡,外贸盈余巨大,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央行实行人民币渐进式升值策略,这又刺激投机“热钱”大量流入国内,加剧了流动性过剩,使宏观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3、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导向问题
  激励约束和政策导向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问题上。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处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资源使用的增加和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这同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的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我国金融和产业政策不利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更大。其次,我国能源价格不合理,使用节约能源的新技术措施所增加的成本,往往高于能源节约所带来的好处,企业节约能源缺乏内在动力,低价能源政策在客观上不鼓励企业节约能源。同样道理,污染减排设备的安装和运转会增加企业成本,而对污染减排不达标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又比较小且执法不严,企业污染排放成本很低,结果是企业宁愿接受较低的污染排放处罚,也不愿进行减排治理。第三,由于考核政策导向的原因,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长期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主要指标,能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善在考核中没有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政府部门在对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检查督导方面也是动力不足。低价能源、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导向问题,是导致污染排放一直得不到根本治理的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问题多数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统筹协调来解决。
  1、关于金融和产业政策
  调整金融结构,鼓励和支持发展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支持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尽量多地创造就业机会,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或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就业机会,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也要改革税收政策,适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和扩大消费。通过调整金融和产业税收政策,支持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再是央行要尽快降低人民币升值速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以减少投机“热钱”涌入国内,进而减缓外汇积累增加,同时也可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2、关于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价格改革
  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调整能源资源价格。其价格水平一要合理反应能源资源生产成本和稀缺程度,二要考虑和国际市场适度接轨,三要对节约能源资源有正确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企业主动节约能源资源的积极性。再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并积极支持开发新能源。对因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生活困难的部分群体,政府给予适当补贴。通过能源资源价格的进一步合理调整,必将使投资高耗能行业的热度降温;出口产品的能源消耗成本提高,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也将得到改善;企业节约能源资源的内在动力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将会下降,环境污染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可能。因此,积极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的重大举措之一。
  管理层应采取有效措施,适当提高粮食和农产品价格。一是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进而减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消费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农民养殖种植积极性;三是可以促进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四是抑制粮食出口走私。这对保证我国十三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关于资源税费改革问题
  管理层应该抓紧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资源税费收取标准提高到合理水平。因为资源开采对当地的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资源税费的收取标准一是要充分考虑到资源输出地环境恢复成本;二是要考虑资源枯竭矿区职工安置成本,三是要考虑给予资源输出地合理的经济补偿。运用提高资源税费的办法,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企业节约使用资源,进而减轻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资源税费改革以及农产品价格改革得以顺利实现,对抑制高耗能行业投资过热;降低高耗能企业产品出口,减少外贸顺差,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热钱”进入国内,缓解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将发挥十分有效的关键作用。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也一定会减轻,城乡差距、粮食安全、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许多重大问题都会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牵动全局的价格和税费改革,大胆改革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