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根本
时间:2009-10-30 12:03:2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旬邑县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这一主题,旬邑县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一个关键:政策扶持引导,发挥两大主体作用:政府在政策惠农上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在自主创业上的主体作用,实现四个提高:产业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政策转移性收入上提高的工作思路。
  狠抓富民产业,实现收入稳步提升。近年来,旬邑县提出了“果畜劳务富民”的工作思路。苹果是旬邑的主导产业,旬邑县采取有力措施,在果园总面积的提高、优质示范园建设上做文章,使果园面积达到自然资源承载能力饱和度,不断稳固提升农民苹果收入。同时,积极扶持苹果贮藏及加工业的发展,果农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成为果品生产销售的中坚力量。反季节售果、果品包装及加工也极大地提高了苹果的附加值。围绕扩大存栏量,形成规模,育强畜牧产业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奶畜业、肉畜业。目前,南部塬区养殖小区已初具规模。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打造特色人力资源品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旬邑县还把加快产业化,实现工业化,发展城镇,做大县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长远载体目标,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促进发展新措施,为农民持续增收培育了后劲,奠定了基础。
  集聚发展要素,推进产业化进程。旬邑县把发展的目光放在集聚发展要素,推动现有产业优化升级上,建起了太村工业园区、土桥农产品加工园区、中达工业园区,使果汁厂、乳品厂、果品贮藏、艺术果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园区,以农产品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减少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按地理环境及区域农业特色将全县分为果业、畜牧业、旅游业、烤烟四大经济区域板块,壮大经营规模,加大技术指导,强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在道路交通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修筑了原丈路、土曲路,正在紧张施工的福银高速旬邑引线,这些道路的修铺,将旬邑整个乡镇形成了一个环线,极大地促进了旬邑与外县之间、旬邑境内各乡村之间的交往和商贸流通;正在设计筹备中的马照路,使马栏与耀县照金两个红色革命老区相连接,马栏与石门山森林公园两个旅游胜地相连接,形成了旅游专线;三条运煤专线的修铺,提升了煤炭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成立各种协会,建起特色种养殖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促进了县域经济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创业带动就业。旬邑县把建设城镇、做大县城作为解决农民就业的基础性工作,改造城中村,建设中心村,加大招商引资、鼓励全民创业力度,积极发展非公经济。以关中地区“百镇建设”为契机,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村群众在城镇办门面、建房舍,鼓励城里人到农村承包土地,积极探索为农民群众办理集体土地房屋产权证,便于农民住宅的流转、抵押,保护和实现农民对宅基地的应有权益,让更多农民拥有更稳固的财产性收入。大力倡导、鼓励、支持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的农民由进城打工转向自主创业,进入非农产业领域,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农民共同致富。近年来,在“两免三补”(免特产税、免农业税,种粮食、购买农机具、使用粮种补贴)、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下,农民政策性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旬邑县在苹果产业发展上,采用优质苗木、苹果套袋、防雹网等购买补贴,病虫害统防统治,在果品加工贮藏企业成立党支部等办法,引导农民科学务果,发展果品加工业,建立销售集团,变原来的产果卖果为包装加工、做苹果生意,实现由生产者向果商的转变。在畜牧业上,采用干部包扶、动物防疫部门包片、县级部门包村组、县级领导包乡镇的畜牧富民工程,发放贴息款,为养殖大村统一建起标准化的羊舍、牛圈,实现舍饲养殖,县财政补贴为奶牛买保险降低养殖风险、限定乳品收购最低保护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奶畜生产成为继果业之后农民致富的第二支柱产业。在三个乡镇率先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打破二元束缚,便利农民群众土地租赁、进城创业、享受城镇居民教育、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实施土窑洞搬迁工程,按省市扶贫移民搬迁“5+1”政策补助搬迁户,降低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门槛,扩大单病种报销范围,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扩大农村及城镇低保范围,对农民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政策优惠等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
  (作者系中共旬邑县委书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