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现代农业“滋润”良田
时间:2009-10-30 12:04:32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新生
  内蒙古杭锦旗通过土地整理和支农资金“打捆”——现代农业“滋润”良田
  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大片的农田里金灿灿的向日葵低垂着沉甸甸的头,拖拉机、大型机械收割机隆隆作响,农民们满是喜悦的脸上流淌着幸福的汗水,一派秋收繁忙壮观的景象展现在记者眼前。
  杭锦旗巧借水权置换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黄河南岸自流灌区的土地全部改造成现代农牧业基地。将各项支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放到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区,首期10万亩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顺利完成,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土地整理好比又一次‘土地革命’”,呼和木独镇年轻的书记刘建国说。
  一直以来,杭锦旗传统农牧业观念根深蒂固、土地盐碱化加剧、耕地退化、水资源浪费严重。结合当地实际和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提出“集中发展、规模经营”的发展战略。杭锦旗将呼和木独镇、吉日嘎朗图镇这两个沿河地区列为首期10万亩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重点。
  整理后长100米,宽600米的条田整齐排列开来,与原来阡陌纵横沟壑林立的小块耕田形成鲜明对照。拥有大型拖拉机36台,旋耕机30台,精量点播机24台的20个农机服务队在10万亩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上实施规模化经营,机耕率达到95%。
  独贵塔拉镇四方口村村长刘交其算了一笔账,在沿河地区通过土地整合建设现代农牧业项目后,项目区内的农牧民可人均增加耕地4.5亩,通过水权转换节水改造工程,每亩灌溉用水成本由原来的38元下降到25元,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打工挣钱了。总体上项目区内的农牧民节水增收194元、增地增收1075元、机械化作业增收951元、劳动力解放增收656元,四项累计可实现人均增收2876元。
  杭锦旗旗委书记包生荣说,这次整合的10万亩土地,每个农牧户承包土地达到100亩的规模,将实行作物种类、机耕播种、配方施肥、适时灌溉和机械收割“五统一”,“灌溉畦田化、排水网络化、耕作机械化”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