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
时间:2009-10-30 12:05:2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胡小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强调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牢牢把握这个战略任务,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深刻反映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认识和把握农村问题的新高度。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安定天下的战略产业,农民过去是至今依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根基。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目前,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出发,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作出全面部署。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并从战略高度确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为我们坚定意志和信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聚亿万农民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意味着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过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牛鼻子和总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描绘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就要深入总结农村工作多年实践经验,认真把握新时期农村工作规律和特点,坚持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一是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二是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四是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五是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在制度、政策、投入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改革创新始终是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经进入重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把成熟的改革措施制度化,探索建立新制度,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化,是健全农村制度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努力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就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尽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我们要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财力增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化,推动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和农村民生加快改善,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大趋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同时也要看到,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始终会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在农村生活,进城务工农民相当一部分还会“双向流动”,必须建设好农民的家园。因此,既要有序转移农村人口,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发展奠定基础;又要合理把握城镇化的速度,积极稳妥引导农村人口转移。要使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任重而道远。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把中央的精神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提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尽力而为、锐意进取,又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对于那些条件已经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一定要积极去做;对于那些条件尚不具备、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要多做打基础的工作,逐步创造条件加以实现。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和依靠。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进一步发挥农民首创精神,有效维护农民权益,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通过不懈奋斗,使我们广袤的乡村真正成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