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农村消费增速高于城市不能过度解读
时间:2009-10-30 12:08:4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农村消费增速高于城市,农村消费高出城市近3个百分点。这是自2001年3月至2008年12月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834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564亿元,增长17.0%。最新数据中,4月份,全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329.6亿元,同比增长13.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3013.6亿元,增长16.7%。至此,消费数据已显示,农村消费累计四个月超过城市。

  无疑,这是一个好消息,农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的是他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和社会保障力度的提升。往远看,中央近年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农村医疗、教育、保险等逐步健全,也减少了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消费信心得到提升。往近看,在中央陆续推出的刺激经济投资计划中,就有相当大一部分涉及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保建设。这些因素都客观上刺激了农村消费潜力得以逐步释放。统计显示,一季度我国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1622元,同比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可以说,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农村消费得以快速增长的基础。

  但是,从更理性和客观的角度来看,“农村消费增速高于城市”这一统计结果并不值得被过分解读,社会上一些专家于此提出的“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城市,说明农村市场正稳定、健康地朝好的方向发展”,笔者以为也过于乐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出现过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市的现象,但仅仅是昙花一现。眼下,农村消费快速增长的势头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农民的消费福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到保障,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细细地解读。

  首先,农村的消费基数较小,在政策的刺激以及各项成本的上升等因素影响下,总量不多的上涨,都会带来增速的大大提高。而城市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强烈,部分群众的购买力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加之其基数比较大,因此增幅的提高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而且,以增幅多少进行对比,本身的意义就不是很大,所能体现的进步也不值得夸大。

  其次,农民消费量的增长中有多少是有效消费,还值得掂量。比如,农民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又是哪几个领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情况在统计部门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中都难以看到。农民的消费结构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消费质量、农村消费市场的健康程度和可持续性。有一点可以推测出来的是,眼下随着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农民在家电消费中的支出大幅度增长,这应该也是导致农村消费增幅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这里,13%的财政补贴被计入了农村消费总额之中,是有充门面之嫌的。此外,家电下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面临诸如补贴手续繁琐、开发票难、产品更新滞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消费的进一步扩大。而且,家电下乡作为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方式,还是显得过于单一,如何挖掘其他更有效的手段,似乎还难见起色。

  再者,今年农民增收还存在很大压力。消费的可持续、健康增长无疑与农民的收入是紧密相连的。虽然前四个月,农民的收入保持了一定上涨幅度,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已明显放缓。更重要的是,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这也就意味着第一季度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是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没人家高,消费增长却比别人快,这一情况对于向来秉持量入为出的消费观的中国人而言,也是值得深思的。

  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所导致的外需不畅、内需不振的情况,使我们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寄予了厚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消费出现这样数年难遇的年景,确实令人振奋。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眼下农民工就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农产品价格低落,“谷贱伤农”、“猪贱伤农”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频频上演,今年农民的收入情况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必须真正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实工作,打牢基础,推动农村经济有一个健康长久的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