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2月底,在古浪县土门镇三关村,农民有的在采摘辣椒、西红柿,有的在装车、养护大棚,忙得不亦乐乎。一车车蔬菜运出去,一叠叠钞票揣进衣兜,腰包鼓起来的农民个个喜上眉梢。采访中,农民们对今年干啥、种啥都心中有数。
“现在卖菜难不?”在该村杨庄组组长杨万虎的西红柿大棚里,记者与老杨聊了起来。杨万虎是三关村杨庄组的致富带头人,家里有两座日光温室,他和妻子在经营。“这一茬反季节西红柿就要上市,因为是反季蔬菜,所以不愁销,有时还供不应求。”杨万虎对蔬菜的销售一点也不愁。
采访中,记者在田间地头遇见正在落实今年经济林果业栽植任务的村支部书记聂万哲。他告诉记者:“去年,镇上组织村干部和镇村科技助理员,到景泰条山农场参观学习黄冠梨的栽植技术,大家觉得市场前景非常好。今年镇上给村上下达600亩的特色林果业栽植任务,我们已经落实到户和人头上了,准备将经济林果全部栽在路过家门口的金大快速通道两侧。”
随后,记者来到了村民杨万虎父亲的养羊暖棚,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体硬朗,养着10多只母羊。他掐着手指给记者算了笔帐:“一只母羊年产四只羔,现今每只羔卖600多元,养羊的收入比种大田庄稼效益要好多倍呀!”他告诉记者,镇上有扶植政策,今年准备扩大羊群,再盖几间养殖暖棚,把母羊的数量增加到30多只。
“土门镇养羊的历史悠久,土门羊肉也驰名陇上。由于暖棚、饲料等条件限制,每家只有10多只的小型养殖,还没有形成规模。今年镇上在农牧业转型中,将养殖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来抓,调整了粮经草比例,积极推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大力扶持暖棚养殖业。”土门镇副镇长李廷洲告诉记者。
在三关村杨庄组,记者见到了正在家门前保养大卡车的杨学文。他是个脑子活泛的人,在金大快速通道建设开始后,就筹资买了辆翻斗车拉沙,去年就挣了14万元。杨学文告诉记者:“村上有近百名妇女就在家门口的金大路上修路挣钱,去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金大快速通道成了我们的‘聚宝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