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在绍兴县平水镇剑灶村的上灶果园,只见山坡上种满了一人多高的枣树,其中有近一半的枣树主干被人用刀截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去年入冬移栽过的枣树,截掉头是防止营养被树干过多吸收,影响成活率。”果园的主人柳建根向记者介绍了枣树被“截肢”的原因。
柳建根接着介绍起自己果园里枣树密植的经验。2005年,柳建根从江苏省引种了一批脆蜜枣树,一开始就采用了新型的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总面积40亩的枣树,每亩种了120株,这与以前每亩30多株的传统种植量比大大增加。
柳建根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多种,这是因为,一开始,枣树比较小,在一亩地的范围内种植120株枣树,不会因为缺少阳光、营养等影响生长。长到第七八年,枣树开始结果。去年是枣树种植后的第8年,每株枣树平均采摘鲜枣近5公斤,每亩产量达近500公斤,总产值24万元,从而每亩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
但到今年第9年,枣树越长越大,开始相互争夺营养和阳光,所以要让它们“分居”,即移栽。去年冬天,柳建根没有花费新的苗木钱,移栽了20亩枣树,总面积增加到了60亩。“这些移栽的枣树明年就能结果,如果新扩展的20亩枣树再从小苗种起的话,到结果又得等上七八年。”柳建根说。
“为实施好矮化密植技术,当然还要做好修剪、施肥、治虫等技术工作。”爱上科学种果的柳建根还告诉记者,科学种果使枣树越长越好,个子矮,人站在地头就可以伸手采摘。近年来,吸引了许多城里的游客前来采摘游,这样即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