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抓科技 促生产――云南红河州农业经济发展扫描
时间:2012-03-15 10:42:23来源:作者:游侠

  “现在我们施肥有针对性啦,庄稼也不会因为施不对肥而长势不好了。”说起测土配方来,蒙自市文澜镇李家寨村村民陈桂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因为搞不清楚庄稼缺什么肥料而乱买一堆乱施一通了,“今年我家这片蚕豆田是我听了县农业局施肥专家的建议,按照施肥建议卡来施的肥。所以,比往年长得好,收得多。而且,由于知道了应该施什么肥,还避免了乱施肥所造成的浪费,每亩地可以节约三四十元的肥料钱呢。”过去,陈桂香家是按照一亩地两包化肥的传统方法来进行施肥的,施下来的效果没有现在的好。不仅费用成本没减少,而且庄稼的品质也没有现在的好。

  在我州,像陈桂香这样为庄稼丰产、成本降低而高兴的农民可谓数不胜数。而他们的高兴都源自于一种叫做测土配方的农业技术。什么是测土配方呢?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这项技术的推广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早已经为人们所深刻地认识到。事实证明,农业科技也确实是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发展农业,科技不能不抓好。”州农业部门的负责人屡次强调农业科技的重要性。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州,我州对于农业科技的重视也是一如既往。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我州加大了科技的财政投入力度,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2011年,州级财政投入科学技术专项资金1176万元,比上年增加344万元,同比增长41.35%。在农业科技方面,我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科技支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技术推广体制,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实用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强化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以农函大、农广校等为阵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积极支持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及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围绕产业抓科技,全力推进,集中突破,提质增效。

  科技要成为“摇钱树”,除了要做好推广指导工作外,不断地提升研发水平,成就一批“拳头”产品也极为重要。我州特聘的科技特派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倪德江博士,带领农民群众采用先进实用的茶叶加工技术,改造传统工艺,研制和开发出了“梯田秀峰”、“哈尼秀峰”、“大围山秀峰”等“秀峰”系列精品绿茶,带动全州茶园面积由2002年的16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3万亩,茶叶产值由26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9000多万元,使全州茶叶产业步入健康的发展时期,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茶产业良性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州级科技特派员、红河州茶桑果站站长、红河州香蕉研究所所长何志伟,在全州香蕉产业的壮大上下足功夫,从种苗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对广大农户给予最大的扶持和指导,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种苗推广到哪里,跟踪服务到哪里。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全州乃至全省推广香蕉良种上百万亩,使红河州的香蕉种植面积发展到30多万亩,香蕉畅销全国各地,香蕉产值接近1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在加快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功能越来越凸显,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去年,全州各县市集中力量抓好品牌产品和优质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项目,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帮助龙头企业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逐步形成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目前,全州拥有各类民营科研组织30户,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两个,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8户;有7户龙头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农业龙头企业拥有26项发明专利,为全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