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天水市力推农业局部率先现代化
时间:2012-03-15 10:42:47来源:作者:山人

日前,天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目标、发展重点和 保障措施,以一系列硬指标和实要求,力推传统农业“华丽转身”,支持基础较好的区域率先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力支 撑。

朝“六个向度”发力,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意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增产增收增效和强农惠农富农为目标,要 求各县区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切实加快推进“六个转变”:即加快优势产业从小规模经营向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从种养业为主向加 工、流通、服务联动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从主要依靠自然生产向可控设施生产转变,农业服务从主要依靠政 府公共服务向公益性、经营性服务有机结合转变,农业劳动者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到“十二五”末,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6.3%;农业 增加值达到90亿元,年均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年均增长16.33%,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优质 花牛苹果基地、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国家循环农业示范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西北特色农产品集散贸易中心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锁定科技成果转化目标,多元化生成科技推广实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意见》锁定到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倒逼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意见》明 确,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机制,加快生物技术、良种培育、新型肥药、疾病防控、旱作农业、 产品安全、循环农业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支撑林果、蔬菜、草食畜、航天育种等特色优势产业跨越式发展;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尽快形成以市、县区农业推广机构为龙头、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为骨干的农技推广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供销合作社等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确保农业实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意见》指出,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努力培育 一批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服务型、创业型人才,力争每个特色产业有一支高素质科技队伍,每村有一批种养技术能手,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意见》还强化 “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硬性要求,设定了“三位一体”的科技推广载体,即在全市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着 力推进果品产业“千人千村优质果园管理”、 蔬菜产业“千人联百村、百人联百市”、畜牧产业 “抓百区带万户”活动,确保主导品种占有率达到95%以上,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

产业基地向园区化发展,推进局部农业率先现代化

《意见》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作为特色和亮点工作来部署,要求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扩园提质”,力争今年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 示范区;各县区、农口各部门依托现有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有一批示范区跨入国家和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通过推进局部农业现代化,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强力支撑果品、蔬菜、畜牧产业基地建设向园区化迈进。今后几年,果品产业 加快推进以渭河流域南北浅山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以葫芦河流域为主的鲜食蜜桃生产基地、以麦积为主的优质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生产基地、以秦州为主的西北地 区最佳大樱桃生产基地、以清水为主的优质早实核桃生产基地等“五个绿色基地”建设;蔬菜产业加快推进以甘谷、武山渭河川道为重点的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以 秦州、麦积为重点的浅山地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武山蔬菜产业示范园,以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的10万亩航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秦 州、麦积城郊区为重点的城区“菜篮子”供应基地,以清水为重点的高原夏菜基地等“一区两园三基地”建设;畜牧产业加快建设以张家川、清水为重点的百万头优 质肉牛养殖基地,以秦州、麦积、甘谷为重点的标准化良种奶牛养殖基地,以甘谷、武山为重点的全省最大的标准化养猪基地,以秦州、麦积、清水、秦安、甘谷为 重点的标准化良种蛋鸡养殖基地等“四大畜禽养殖基地”。 到2015年,全市干鲜果面积达到350万亩,总产量180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总产量300万吨;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750万头只。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