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步入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党武村摆贡组独女户黄继良家,一溜花盆顺墙而走,两侧石砖合围成院。院内,灰白石板镶嵌的院子干净如洗,红柱白墙构建的两层“洋房”上,“食袋农家乐”的牌子格外醒目,家里的彩电冰箱和新式家具应有尽有,热气腾腾的农家饭菜香味扑鼻;院外,青山绿水间是一块块方形的土地,上面都种着一畦畦鲜嫩翠绿的蔬菜,主人指着这片土地告诉我们:“那是城里人到我们这里来种的‘开心农场’,每亩每年的租金就有2100元,而且每周还给我带来了100多位种菜的客人来我家吃‘农家饭’,仅此一项,去年一年就让我增加纯收入7万多元。”
黄继良一家三口人,独生女儿在外读书,以前一家人守着一亩三分地,没有特色种植也没有多的经济来源,一年全家总收入还不到1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自从村计生协会组织他们办起了“开心农场”、开起了“农家乐”后,全寨大多数人都迅速富了起来,全组78户村民中,像他这样富的人就有10多家。据党武村计生协会会长黄培海介绍,摆贡组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仅为1200元,而目前已达到6000多元,仅两年时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五倍。他说,2009年10月,当村计生协会拟定在摆贡组设置试点、进行“开心农场”项目开发时,最初开发的只有6亩,通过村计生协从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后,前来签约租地的人越来越多,两年间就猛增到15亩,项目涉及的村民已由最初的30户发展到今天的63户。为让群众快速致富,村计生协以省人口计生委的“三新建设”为契机,在实施“开心农场”项目上再增设“农家乐”、“观光农业”等配套项目,实行“协会主管、群众协管、服务客户”的运作模式,为前来租地的顾客提供“一条龙”服务,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台激励机制对摆贡组所有旧房按统一标准进行改造,对原来的通村串寨路进行全面修建和美化,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和修建,还在组里设置了幼儿园、图书室、读报栏、路灯等公共服务设施,使村容寨貌焕然一新。如今的摆贡组,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集旅游、观光、种植、娱乐、美食为一体”的“风水宝地”。
一个好协会,带富一村人。据了解,摆贡组试点的成功,直接拉动了整个党武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自1990年成立村计生协会后,全组会员数量已从当初的10名发展到今天的212名,该协会组织会员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实施“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工程,全方位为计生群众做好优质服务等,收到明显成效。仅在去年,该村就发展养殖业33户、种植经果林230余亩,举办劳动技能、农业科技培训班10余期,有90人掌握了至少一门以上的致富路子,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计生协会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积极带动村民闯市场、努力帮助村民寻找农产品销路的同时,还在开展关爱女孩健康成长和独生子女活动中,对于考取高等院校的女孩及独生子女,都发放奖励金等。据悉,截止2011年9月底,党武村人口出生率为11.07‰,自增率为6.78‰,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4.12%。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