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福建萧县现代农业的绿色“变奏曲”
时间:2012-04-13 10:43:39来源:作者:游侠

  ――萧县发展现代农业助农民增收侧记

  一排排标准化果蔬大棚,一处处高标准养殖小区,一片片良种种植繁育基地……行走在萧县广袤的农村,可以强烈地感觉到这片沃野平畴,处处演绎着发展现代农业的绿色“变奏曲”。

  3月30日,记者走进萧县酒店乡赵圈村西甜瓜基地,只见数千亩西甜瓜大棚映入眼帘,十多名果农正在果园里忙着搭建棚架、育苗栽苗。

  赵圈村是发展西甜瓜大棚较早的村庄,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已发展西甜瓜大棚6000多亩。“前几年,老百姓种植西甜瓜一直没有形成规模,虽然比种粮食划算,但小打小闹始终没让赵圈村人真正富起来。”面对蓬勃发展的西甜瓜种植,该村党总支书记吴伟回忆道。

  近年来,萧县立足现有的产业实际,鼓励农民群众走规模化种植的路子,通过做大做强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规模化种植将利益最大限度地留在农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吴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今赵圈村几乎每户都种植几亩西甜瓜,在正常年景,每亩瓜田能收入7000多块钱,再加上中间套种一季棉花,那每亩就能收入1万多,户均年收入能突破5万元。

  “西甜瓜产业能成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多亏了生产方式的转变,由过去单打独斗到现在的规模化种植,才使当地群众真正走上了富裕路。”谈到西甜瓜种植,大棚种植户王平有着自己的看法。

  新品种引进菜园子,新技术助农赚票子。王平乐呵呵地说道,乡政府和村两委大力推广西甜瓜高产栽培技术,引导大家由简易弓子棚向高架棚、单独育苗向统一育苗发展,由早中熟西瓜向反季节西瓜发展,由个人种植向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发展。正是这些新举措,逐步改变了赵圈村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为更多农民致富找到了新途径。

  “可以说,酒店乡现如今已初步形成了西甜瓜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发展样板。”酒店乡党委书记安静告诉记者,当前酒店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土地流转等方式,建设了4万亩的西甜瓜基地,形成了苏鲁豫皖最大规模的西甜瓜种植产业基地。在健全服务体系与强化技术指导上,酒店乡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专业合作社建设,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点,把农业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目前全乡4万亩西瓜、小甜瓜收益可达到2亿元,人均可增收3000多元。

  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让农民尝到了科技种植的甜头,也让萧县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萧县农委副主任李强介绍道,萧县把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力举措,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已形成粮食产业基地建设、畜牧产业基地、果蔬产业基地、林木产业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2011年,萧县四大支柱产业实现生产产值149.5亿元,实现加工产值86.2亿元。

  “我们今后仍将继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特色农产品种植水平,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李强介绍说,县里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健康养殖业,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努力打造现代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