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辽宁省建平县扎实推进滴灌节水农业工程建设
时间:2012-04-14 10:42:11来源:作者:游侠

建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省“十二五”时期实施1000万亩滴灌节水农业工程的重大机遇,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积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确保滴灌节水农业工程顺利实施。

围绕“两增”目标,落实项目建设。增加产量、增加效益是滴灌节水农业工程建设既定的重要目标,也是滴灌节水农业的基本要求。建平县北部乡镇有覆膜种植的基础,昌隆镇2010年搞过2000亩膜下滴灌示范,亩增产200公斤,增加效益近500元,得到了周边农户的广泛认可。县政府因势利导,向基层干部和农民宣传推进节水滴灌工程建设的意义和省、市有关资金补贴政策及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法,用政策导向调动和鼓励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积极参与,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了实现工程实施面积突破10万亩。截至2011年末统计,全县已落实滴灌工程12.853万亩,其中大田玉米97575亩,经济作物25725亩,果树5230亩。工程涉及24个乡镇场街、98个村、196个组、169个地块。地下主管路已全部铺设完毕,铺埋管路84.9万米。已有5.67万亩完成秋季旋耕整地,新打和改造旧井450眼,全部完成配电,首批安装物资已全部到位。

坚持“四化”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一是坚持制度化建设。县政府实行县直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包村组,各项任务层层分解,项目实施全过程实行申报制和档案制。

二是坚持标准化实施。在落实地块面积时,充分考量当地的实际耕作情况,按照“五统一”要求,在滴灌区地块的品种、肥料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和规范,特别是在品种和模式上,各项目乡镇都与农户签订了种植协议,确保了生产技术标准的统一实行。

三是坚持科学化种植。根据滴灌项目的生产技术要求,县滴灌节水农业办制定了生产技术标准,同时在项目乡镇举办了多期工程技术培训班,使农民成为此项技术上的明白人。

四是坚持规范化管理。在档案管理、图表信息报送、方案总结编写、农艺操作管理、设备使用管护等方面,都实行规范化管理,应用电子传送方式,形成电子档案。

落实“七早”要求,为项目落实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春耕在即,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建平县组织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分片深入到各项目乡镇检查指导备耕情况,落实和抓好“七早”要求。

一是早抓项目地块落实。工作组通过对各项目乡镇去年秋季验收地块进行核查,同项目乡镇签订了滴灌节水农业工程承诺书,保证旋耕整地工作在4月10日前全部完成,确保已落实地块的春播工作全部按时展开。

二是早抓项目管理落实。工作组对各处项目地块的井、泵、管、配电等基本配套设施进行检查,对水电管护责任人、水电收费情况、设备维护人员、行政责任人都一一登记,填写地块落实表,由当地主管领导及乡站长签字,形成纸质材料上报,由县滴灌节水农业办存档。

三是早抓配套农机具落实。按照上级统一旋耕整地的要求,各地都与大型农机户签订了旋耕整地协议,确保春播不误农时。

四是早抓农用物资落实。通过对每处项目地块逐一调查摸底,对农用物资准备落实情况进行登记,并附有相关人员签字,形成纸质材料。同时县农技推广中心与各个生产厂家联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给项目区。

五是早抓技术培训。县水利、农业、农机、果树等部门都相继举办培训班,现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80余期,培训管理人员1500余人、安装运行管理人员1700余人、农机手500余人,企业、大户、农民80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万余份。

六是早抓补贴资金落实。通过对地块实地调查,县与项目乡镇签订了农资及机械作业补助资金使用协议书,保障资金专款专用。目前已签订农资及机械作业资金使用协议书22份,一期拨付资金719.7万元。

七是早抓典型示范引路。在工程项目区内普遍开展“树立生产典型”活动,通过举办现场会和观摩会形式,大力开展“十百千万工程”活动,即创建十亩超高产田、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区、万亩示范方,形成以点带面,连面成片的建设新格局。全县现已制订并落实各类试验示范方案10个,涉及项目乡镇15个,总面积达千余亩。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