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月份以来,忻州市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降雨极少,加之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大风较多,土壤墒情散失较快,致忻州市目前大部分县市旱地土壤墒情较差,不宜大秋作物正常播种。全市除150万亩水浇地可正常播种外,550余万亩旱地中除神、五、岢等高寒地区约200万亩目前墒情较好外,其余350万亩均处于干旱状态。播种季节即将到来,春播工作陆续展开,如果近半月内无有效降雨过程,全市旱情将进一步加重,直接导致广大旱地无法正常播种,对我市今年春播工作非常不利。
面对今年持续少雨的旱情,忻州市农委根据市委政府领导指示,积极部署抗旱保春播工作,要求各县把抗旱保春播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一是要密切观察旱情动态,组织干部下乡进村,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开展抗旱春播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抗旱播种技术和保墒耕作措施、更换适种作物及品种等技术措施。具体提出如下意见:
一、根据旱情调整种植结构。对于广大旱地区,如果近期一直无雨,玉米不能如期下种、错过了适宜播期,首先考虑要改用中早熟品种;再是可考虑改种为谷子、豆类;如果一直干旱,使谷子、豆类也错过了播期,可改种糜黍、荞麦等。为此各县一定要指导和帮助广大乡村及种子经营单位及早联系、储备好中早熟玉米品种和各种杂粮新优品种,打好有准备之仗。
二、尽努力扩大地膜覆盖面积。各县市要抓住国家旱作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地膜覆盖项目,创新补贴方式,尽可能带动扩大地膜覆盖面积,而且可以由地膜玉米向地膜谷子、豆类、糜黍等杂粮扩展。同时积极示范推广渗水地膜,大面积推广双垄沟覆盖(也称W型覆盖法),使春季膜上降雨下渗或集流到膜下根系中。
三、迅速采取保墒耕作措施。对于秋耕地块要迅速进行耙耱保墒或镇压提墒;对于秋免耕地块尽量采取整地、施肥、播种一次作业,以防浅耕跑墒;对于必须浅耕施肥的地块,耕后要及时耙耱保墒、等雨播种。为了应对春旱,建议今后广大旱地区要大力推广秋深耕施肥春免耕直播法或秋秸秆覆盖春免耕直播法,有条件、有机械的地方还可推广深松耕施肥一次作业加免耕直播法。
四、选择性采取抗旱播种技术。一是开坑穴种(也叫座水点种),对于玉米、高粱、马铃薯可采取开深坑、施肥、点水、穴种,实现如期播种。二是深沟浅种(也叫套耧播种),先空耧开沟,后套耧播种,使种子播在沟中湿土上。三是寄籽下种,当地温已升高到适宜播种时,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若那时近期将有降雨过程,即使干旱也可如期下种,等雨出苗。四是催芽播种,若最适播期已过,且预报近期有雨,可提前浸种、催芽,遇雨下种。
总之各县要高度重视,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做好春播工作,确保为今年农业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