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山西晋城市2012年粮食丰收工程实施意见
时间:2012-04-21 10:41:37来源:作者:过客

  为了确保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实现总产超过15亿斤、力争达到18亿斤的总目标,以实施100万亩粮食丰收工程为载体,通过大力推广粮食高产综合技术,加大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控,建设高标准农田等综合性措施,稳定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力争用1/3的粮田面积拿回全市1/2的产量,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工程目标

  建设100万亩粮食丰收工程田。其中,小麦30万亩、玉米70万亩。小麦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工程田粮食总产超过4.25亿公斤。

  二、工程任务

  (一)万亩高产示范方建设

  根据各县(市)种植优势,在全市选择建设5个小麦(泽州县2个、高平市、阳城县、沁水县各1个)、10个玉米万亩高产示范方(陵川县、沁水县各3个,高平市、阳城县各2个)。重点抓好示范方中的千亩核心示范片、百亩核心攻关田,培育一批粮食高产科技示范户。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农田建设、增施有机肥等提高粮食产能项目,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地膜覆盖栽培等实用技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气象服务,采取对关键环节的物化补贴,实现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品种与技术相统一,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充分挖掘良种和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增产潜力,确保万亩高产示范方,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00公斤以上,玉米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

  在品种上,玉米重点示范推广润民336、大丰26、先玉335等耐密型品种,小麦重点示范推广长6359、晋麦79、临旱536等耐旱抗病品种。在技术上,小麦重点推广适时半精量播种、冬春镇压、早春顶凌追肥、早春防冻减灾、一喷三防等技术;玉米重点推广增密栽培、地膜覆盖、秸秆粉碎还田+机深耕深松等技术。

  (二)新品种选育推广

  1、培育壮大1-2个“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支持种子企业建设育种基地,改善加工贮藏、精选包装、科研育种等方面条件,提高竞争力,逐步改变我市种子产业落后的被动局面。

  2、加大新品种的培育示范。根据工程田建设的目标任务,结合当地生产条件、生态特点与生产优势,引进、培育、示范、推广优质高产作物品种,安排新品种对比试验和示范展示点8个,面积1000亩。设点范围,泽州县3个,阳城县2个,沁水县、高平县、陵川县各1个。每个点面积不少于100亩(试验20亩、示范面积80亩)。

  3、建立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基地5000亩,其中,市直1000亩、泽州县4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其中,市直2000亩,泽州县5000亩、阳城县3000亩。

  (三)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建立小麦、玉米不同播期、不同播量、不同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点6个,每个点面积100亩。其中,泽州县2个,阳城县、沁水县、高平市、陵川县各1个。通过试验,为小麦、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四)病虫害防治

  1、加强重大病虫灾害预警工作。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点20个,其中,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各设立4个监测点,陵川县、沁水县各设立3个监测点,城区设立1个监测点,市级设立1个监测点。每点监控面积2.5万亩,监测面积50万亩,辐射100万亩。

  2、加强对重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重点防治小麦黑穗病、红蜘蛛、蚜虫、粘虫,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穗腐病等主要病虫害。其中,小麦红蜘蛛重点防治面积20万亩;玉米丝黑穗病防控面积4万亩,在高平市、陵川县各选取1个玉米种植集中乡镇组织实施。

  3、组建病虫害防治专业队。建立20支病虫害防治专业队,其中泽州县5支,高平市、阳城县各4支,陵川县、沁水县各3支,城区1支。主要是配备机动喷雾器和专业化防护服,每个专业化防治队年作业覆盖面积要达到5000亩以上;建立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储备制度和应急防治药械贮备制度,购置大型植保器械,对突发性重大病虫害组织开展机械统一作业和病虫草害专业化防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粮食丰收工程的顺利实施,市农委成立了由李天胜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粮食丰收工程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种植业管理科。各有关县(市)也要相应成立粮食丰收工程领导组,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推动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二)制定工作方案。在市粮食丰收工程实施意见和资金补助办法下达后,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主体,抓紧项目申报。项目确定后,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的要求,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强化工作责任和保障手段,细化技术措施,确立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确保丰收工程落实到位。

  (三)确保资金投入。市级财政安排500万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粮食丰收工程建设。市农委、市财政局制定具体的项目管理资金补助办法,按照公开申报、实地考察、择优评选、网上公示、适时拨付、验收考评的程序,组织实施。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工程建设内容进行项目申报,按照项目要求安排县级配套资金。要整合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产创建、现代农业、中低产田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专项资金,向工程田集中。特别是中央、省给予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粮食丰收工程建设上,保证资金投入。

  (四)强化技术指导。市农委将聘请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的有关专家与市农委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团队,为实施粮食丰收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各县(市、区)也要成立技术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县级技术专家、基层农技人员联系户制度,按照不同作物、不同农户开展蹲点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生产技术培训,组织专家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技术的到户率和到位率。

  (五)开展检查观摩。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要组织检查督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技术措施、工作措施到位。在小麦、玉米的收获期间,组织各级政府、农业部门、乡(镇)农技人员、种粮大户,选择有代表性的粮食丰收工程田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式,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粮食增产。

  (六)积极宣传表彰。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广播和报纸等现代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对粮食丰收工程实施的重大意义、先进典型的示范、工程进展、取得成绩、经验做法的宣传。引导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粮食丰收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对粮食丰收工程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要给予以表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