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特色产业发展看云南红河弥勒西一
时间:2012-05-04 10:42:28来源:作者:山人

  西一是什么?西一是云南有名的歌舞之乡、摔跤之乡,是阿细跳月、阿细祭火的发源地。西一,这个位于红河州北大门弥勒县的山区小镇,似乎从来就不缺少独特。

  如今,走进西一镇,人们又欣喜地发现,西一特色产业发展劲头正足。在茂卜山阳光果园种植500余亩冬桃和雪桃的基础上,近期西一又在条件具备的树龙、起飞、大云3个村委会推广种植了100余亩;大力发展三七、重楼和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在起飞、大平地、红万3个村民小组种植三七,新增种植面积3100亩,种植总面积达5000余亩。金银花种植在龙头企业鸿翔药业的带动下,逐步向树龙、长冲等村委会推广,新增种植面积350亩,目前全镇种植总面积达1000余亩;同时引进大果榛子、车厘子、油橄榄等特色品种进行试种。2011年至2012年又完成核桃种植14400亩,目前总规模达9万多亩,90多万株。

  特色产业已经成为撬动西一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杠杆之一。

  核桃:枝繁叶正茂

  西一发展特色产业的紧迫感,记者刚到西一就感受深刻。目前虽然干旱还在持续,但村民们还是异常忙碌。记者在田地里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紧抓节令理地整墒,只等雨季一来,便可种上烤烟、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

  转变方式调结构,西一为何从特色产业破题?

  从地形上看,西一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水资源匮乏。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地貌,必须以“特”取胜。从气候条件上看,西一最高海拔2212米,最低海拔1522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雨量1119毫米。其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适宜种植核桃。而且,西一的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村里有不少百年古树。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均有核桃树分布。

  西一人经过实地评估、外出考察和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基地+支部+农户”的方式,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的核桃品种,仅去年和今年两年时间就完成核桃种植14400亩。目前,该镇核桃种植已达9万多亩,90多万株。

  “我们的目标是建成10万亩核桃种植基地。”在烂泥箐千亩核桃种植基地上,该镇党委书记邱云春说。这片核桃树树龄已达5岁,今年有望挂果。5年前所种植的核桃树每年都在挂果,平均每株核桃树年产值可达2000元,生长较好的核桃树年产值可达3000元。“目前,我们镇的烤烟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均排在全县前列,农民已获实惠。相信四五年后,核桃产业将超越烤烟成为西一镇的重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成为特色发展的新亮点。”

  冬桃:果实满枝头

  “我们的冬桃远比镇外种的好吃。”离开烂泥箐千亩核桃种植基地,邱云春与记者一行走进了一片桃树林。

  远看一望无垠的茂卜山阳光果园绿意盎然;近看桃树枝繁叶茂、青翠欲滴,令人赏心悦目。

  冬桃种植项目是2007年西一从一家公司引进到起飞村委会阳光果园基地的,目前规模达到500余亩,亩产约1000公斤。属镇上一个规模较大的冬桃基地,也是镇上引进的一个外资项目。去年,为了提高村民种植冬桃的积极性,该公司对苗木在给予每株3元优惠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订单农业模式,农户在栽培过程中由公司免费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指导等。果实成熟后,由公司以保底价收购,确保农户每亩的收益不低于5000元。在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影响下,树龙、起飞、大云3个村委会又推广种植了100余亩。

  说起西一镇种植冬桃的优势时,邱云春说,目前所种植的桃树属较为耐旱的一个品种,从眼前的桃树长势就不难看出,这几年的干旱未对桃树生长造成大的影响。另外,这里的冬桃好吃,原因是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桃子成熟时间相对较长。

  核桃、冬桃的推广,逐步转变了群众靠种粮、种烤烟等传统产业发展的观念,通过特色产业的逐步实施,农民种植农特产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金银花:朵朵白花片片金

  4月18日,记者来到西一以金银花种植为主的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只见满目一片绿,一排排水泥桩和一眼看不到头的金银花束,蔚为壮观。30多位中老年妇女头戴草帽,手提小桶,有说有笑地采摘着朵朵金银花。

  “摘一天花给40块钱,还不错!”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边摘花边告诉记者。

  站在一旁的邱云春说,种植金银花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就金银花的花季来说,自3月份开始采摘,采摘期将持续八九个月。由此,持续采摘金银花就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的新亮点。公司还带动部分村民以合同的方式,尝试种植金银花,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金银花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治风除怅、解痢逐尸”、“散热解毒,消肿治疮”等功效,全国的中药方剂中有三分之一要用到金银花。目前西一所种植的金银花是由鸿翔药业在该镇示范种植的。截至目前,全镇种植总面积达1000余亩,将成为西一“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一个种植项目。

  养殖业:做足特色文章

  西一的发展已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优势。在这里,不仅种植有特色,在养殖方面也做足了“特”字文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就是西一的特点。

  你见过骨头是红色的羊吗?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但在西一,红骨羊的养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早在2005年,西一人马学忠就创建了弥勒县振华生态养殖场,首次将“特色化养殖”的概念引进了这个山多地少的地方。由150头土猪起步,发展到现在的400余头野猪、30余头香猪、40余头本地猪、1万余羽土鸡、1千余羽鸽子。红骨羊是其最为鲜明的招牌。同时还引进箐鸡、草果猪、小耳朵猪等特色品种进行试养。该养殖场产品主要销往昆明等地,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实现利润100万余元。

  目前,西一又与石林温氏畜牧公司商谈发展特色养殖大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看到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西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