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都市农业发展深入 在春城遍地开花
时间:2013-02-26 00:00:00来源:中国农民网作者:柯静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硬指标。但具体的指标系数,从中央到地方,似乎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对此,昆明开始积极探索,随着都市农业发展逐渐深入,规模上可谓遍地开花……

  富善草莓:

  抢手到不够供应昆明市场

  富善村,本是昆明市西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村里人过着半渔半农的生活。在昆明的广大农村地区,富善这个名字并不起眼但是,它却是昆明市都市农业探索比较早的地方。尤其是近几年来,草莓采摘让这个村成了昆明市最富特色的乡村之一。

  富善村的崛起,得从12年前说起。12年前,一批浙江人看中富善村的土地资源、气候优势及交通优势,在此地承包当地农民的地种植草莓。但这一批人在这里的经营仅维持了几年时间。因为,从他们到这里种植草莓的那一天起,富善村的有心人就在想着学习草莓种植技术,待他们学艺成功时,这些为老板打工的草莓种植工人开始另起炉灶,将草莓的致富权利收回。张起洪就是第一批学习种植草莓的人,目前,他已是富善村党支部书记兼草莓协会会长。

  说起草莓致富,张起洪总喜欢说“那都是摸索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富善村的草莓致富路走得并不轻松。2000年,有浙江商人来到富善村承包土地种草莓,当地农户一无资金,二无技术,靠着为帮人种草莓时偷师学艺。按照张起洪的说法,“没有学到核心技术”。为了能科学、规范地种植草莓,张起洪联合了十多户农户向西山区碧鸡信用社申请小额贷款,在草莓地搭起大棚,开始用自己学到的科技知识栽种、管理草莓。

  经过近3年的技术探索,张起洪等人的草莓大获成功,无论是口感还是颜色形状都广受消费者认可。“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地都有人下订单,供不应求。”

  尝到甜头的村民纷纷加入了“种植大军”,到2005年时,种植面积以每年二三十亩的速度扩大,2006年,富善村成立了“富善村草莓协会”。会员已从最初近20户发展到现在的80多户,种植面积达到220亩,每年的收入将近400万元。通过种草莓,村里超过半数的家庭已经盖起了新房,购置了轿车。

  但富善村现在的草莓已经不外销了。“还不够供应昆明市场,哪有货提供给外地的商家啊。”张起洪说,目前富善村的草莓主要以周末采摘为主。每年11月到次年三月底四月初都是草莓的采摘期,每逢周末,富善村成熟的草莓就会被昆明市区的游客采摘殆尽。“尤其是春节前后,我们的草莓的成熟速度根本跟不上市场需求。”张起洪说。

  都市农庄:

  间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

  目前,在昆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形态中,都市农庄无疑是最大的载体。

  社会上普遍认为,农庄是以特色产品生产经营为基础,并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以农业的种植、养殖等项目来发展休闲、餐饮、娱乐、度假等项目,并建造有特色的住宿设施,把农庄的生产、休闲、消费高度融合在一起,使农庄既是生产场所,又是消费、休闲场所,产品就地消化升值,还能让游客在不同季节始终感受到乡村田园的新奇感觉。收入渠道多,不受旅游市场季节影响,农庄的项目都是收入点,市场竞争力强,效益好。

  2012年7月,昆明市都市农庄办发布《昆明都市农庄建设标准》指出,农庄必须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农业生产经营应占到整个农庄收入的50%以上农庄年接待人数5万人次以上农庄年直接收入(指发展都市农业所获得的直接收益)100万元以上农庄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200人以上。农庄间接提供劳动力就业500人以上。

  石林万家欢生态旅游庄园也是昆明市都市农庄中的开拓者。2003年,万家欢集团通过土地租赁,在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投资建设万家欢生态旅游庄园,打造以高效农业为背景的休闲旅游观光项目。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