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广西水果迈向“更优更特”
时间:2013-05-24 00:21:09来源:作者:易欣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通讯员李标陆小平记者袁琳)今春,平果县果化镇布尧村比往年更忙挖坑、立柱、备肥、栽种,辛苦了两个多月,结果是一排排火龙果苗在春风中茁壮生长,村民眼里闪烁着新希望的火龙。

  像布尧村这样大规模改种、新种水果,是今春广西农村的一个新景象。据统计,一季度全区改种、新种各类水果50万亩。在去年广西水果首破千万吨后,我区推出新举措、制定新标准、形成新特色,促使各地形成水果生产新热潮。

  新举措力度更大。平果县为促进火龙果生产,整合支农资金,推行以工补农,规定凡立杆连片种植火龙果2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800元,未立杆种植的给予种苗补助。全县在石山区建立了3000亩火龙果基地。右江区对创建2000亩以上水果基地的乡镇每个补贴10万元,并列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灵川县拿出100万元专款用于水果品种结构调整和特色果品基地建设。田阳县重新建立专门水果管理机构,整合林业、扶贫、发改委等部门资金发展水果产业。柳州、南宁、贺州等地都在市级层面出台鼓励水果发展的新政策。

  新标准要求更高。各地新种水果普遍实现精耕细作,高标准种植,与上世纪广种薄收的普遍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据调查,目前规模种植的香蕉园80%以上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形成无水不种蕉的景象。南宁市西乡塘、武鸣等地新种香蕉普遍采用拱膜、地膜双膜覆盖种植,面积近20万亩。兴安、灵川等葡萄主产区大都采用搭架盖膜技术,实行避雨栽培,柑橘等木本水果种植则采用大坑大肥。据水果部门统计,今年全区累计建设的各类水果标准园多达50多个,果品全部按无公害以上标准组织生产,其中半数以上有望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

  新特色亮点更多。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注重优中选优。自治区农业厅推出新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建立10万亩火龙果生产基地。二是利用生态小气候,开展北果南引和南果北移,打季节差和品质差。乐业、西林等高海拔山区和桂北地区积极发展猕猴桃生产,仅临桂县今年就新种5000亩。灵川县利用库区小气候建成全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百香果生产基地。武鸣、邕宁等县区一些农户选择种植葡萄、杨梅、枇杷等北亚热带水果,不仅获得季节优势,一些果品质量更优于原产地。三是大宗水果大中见小,凸显多样风格和错峰上市。如蕉类,南宁主攻秋蕉和早春蕉,钦州主攻元旦蕉,百色、崇左则利用越冬优势主产春熟香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