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空调种菇循环经济 “朝南模式”集约致富
时间:2013-06-08 08:58:57来源:作者:柯静

  近年来,横县云表镇朝南村主动引导农民实行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农村建设方式,成为农村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成功典范,探索出一个发展现代农业的朝南模式。

  日前,广西新闻网科学发展基层行 美丽中国看广西采访小分队来到了朝南村,实地感受朝南模式。走进村子,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映入眼帘,水泥路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道和院子栽绿种花,标准游泳池傍村而建,一条清澈干净的护村河环绕村庄,整个村落自成体系。

  走进种植蘑菇基地的厂房,记者能明显感到丝丝凉意,一朵朵白色的蘑菇在架子上恣意生长。朝南村村委会主任覃子坤介绍说:厂房里装有空调,人工控制温度,发菌期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到28摄氏度,生长期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左右,种植反季节蘑菇也可以采用空调调节温度。

  小蘑菇能种出大效益。几年前,全村实行1856亩耕地整体流转,村里的经济能人覃广常引入广西集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工厂化蘑菇基地。基地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通过隧道发酵、空调种植的技术,朝南村实现了周年化、全天候生产蘑菇,每年可采摘6造鲜菇,一年可以创造3000万元的产值。现在村里有一百多人在基地工作,平均每月有2000元收入,去年蘑菇收成最好的时候,光是采菇的工人一个月就有3500多元,一点不比去外面打工的差。就这样,村民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

  在朝南村,蘑菇厂废弃的种菇下脚料,也是可以生钱的。覃广常在村里建起生物肥料厂,蘑菇基地的废料运到厂里,进行再次堆沤,高温消毒,就能生产出生物有机肥。此外,糖厂的滤泥、污水处理厂的沉积泥乃至蔬菜收获后丢弃的菜根、菜叶等都是肥料厂的原料来源。生物肥料厂占地35亩,厂房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投资500万元,每年可生产成品肥2万至5万吨。每吨成品肥价钱是1000元,年产值可以达到2000万至5000万元。

  这些有机肥,除了能够提供给本村农户种植大棚蔬菜和传统种植蔬菜以外,还能对外销售。种植户使用我们生产的生物有机肥都反映说,成本降低,肥效持久,十分划算。不但能让土壤疏松肥沃,肥力上升,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而且作物的食用口感特别好。

  目前,朝南村蔬菜基地有570亩,其中大棚蔬菜150亩,种彩色辣椒、青瓜、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基地采取由横县新时代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安排生产,群众承包种植,合作社负责销售的形式,充分发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优势,是促进农民增收又一条致富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