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稻前期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今年全区春插工作前期较快,后期桂东北有所减缓。据5月17日统计,全区早稻插秧1459.0万亩,占种植意向的100.7%,比去年同期多7.5万亩。进入5月中旬末,水稻生长进入分蘖盛期,雨日频繁,部分水稻病虫偏重发生。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化螟、稻飞虱偏轻,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偏重,稻瘟病持平。
1、稻叶瘟 发生程度为1(2)级,该病目前主要发生在桂南稻区及老病区,发生接近上年同期。始见期比上年偏早5天左右。4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中旬陆续进入流行期。据博白等43个县(市、区)5月中旬调查:叶瘟发生面积27.4万亩。病叶率一般0.4%~3.1%,高的5.6%~20.2%。最高30.0%;桂西个别中稻苗瘟较重,病株率达11.2%~24.8%。
2、稻纹枯病 发生程度为2(3)级,发生程度较去年同期重。4月下旬中始见,基本与去年相近。据防城等43个县(市、区)5月中旬调查:发生面积111.6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26.1%。目前桂南局部稻区已进入流行期,桂中、桂东北已开始发病。桂南稻区病丛率一般4.5%~18.6%,高的22.0%~60.0%,个别田块达80.0%;病株率一般2.8%~17.9%,高的22.3%~67.3%。目前全区已进入多雨时节,雨日频繁,田间郁闭,湿度大,小生境比较适宜该病发生流行。
3、稻飞虱 发生较去年同期偏轻。发生程度为2(3)级,主要发生在桂南的部分及桂东北、桂中局部。
测灯监测 迁入峰偏早,3月1日江州一晚诱虫量达68头,2日合浦诱虫量达47头,3~5日蒙山灯下诱虫量为52头,迁入峰比常年偏早10~15天。前期迁入量偏高(不统计钦北),3月1日到4月5日每候灯下单灯平均诱虫量大多高于上年,但从4月6日开始至今灯下诱虫量少于上年、常年。统计部分县3月1日到4月30日灯下单灯诱虫量为873头,比上年少27.1%,比常年少7.1%。
田间动态 虽然前期灯下虫量偏多,水稻生育期也比上年同期更适宜稻飞虱孳生,但4月份以来,迁入量偏少,目前田间虫口密度同比偏低。 4月下旬桂南部分稻区出现若虫高峰,百丛虫口密度一般30~150头,高的250~430头,沿海局部2100~2423头,同比偏少。合浦等43个县(市、区)5月中旬调查:发生面积255.3万亩,同比减23.4%。当前主要在桂南、桂中及桂西北稻区有不同程度发生,桂南稻区一般150~460头,高的700~1720头,沿海、桂东南局部及桂西个别田块达3500~5980头;桂东南局部田块卵量较高,百株卵量达3000~5000粒。
4、稻纵卷叶螟 发生比上年偏重,发生程度2级,目前主要发生在桂南稻区。田间幼虫密度前期较高,4月上旬沿海稻区浦北县、钦南区系统观测区调查:百丛平均幼虫密度分别为15头、120头,上年同期为0头、5头。田间第一个明显蛾高峰出现偏早,4月中旬末到下旬中沿海部分稻区就出现蛾高峰,比上年偏早5天左右,亩蛾量一般150~660头,高的1080~4500头,钦北区个别田块达22000头。据北流等43个县(市、区)5月中旬调查:发生面积158.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55.1%。目前田间成虫、卵、幼虫三种虫态并存。亩蛾量一般60~250头,高的400~1600头,桂南局部田块3000~7330头;百丛卵量一般20~70粒,局部高的143~400粒;百丛幼虫一般10~40头,高的60~160头,沿海及桂东南个别田块225~502头。
5、三化螟 发生程度1级,比去年同期偏轻。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中及桂南部分稻区。据忻城等43个县(市、区)5月中旬调查:发生面积16.6万亩,比去年同期减14.7%。发生期比上年偏早2~5天,比常年迟6~10天。桂东南稻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右江河谷、桂西稻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初;其它稻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目前田间亩有幼虫一般8~87头;被害率0.1%~0.4%,最高11.4%。
此外,稻赤枯病、水稻叶水蝇、稻象甲、稻蓟马、稻根结线虫、二化螟、稻蝗在局部稻区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预计水稻病虫总体发生程度4(5)级,发生面积4500万亩次。与上年相比,预计稻纵卷叶螟发生偏重,三化螟偏轻。
稻瘟病 发生程度2(3)级,发生面积370万亩次。发生主要区域在桂东北、桂东南及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区域。
稻纹枯病 发生程度4(5)级,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重发区在桂东北、桂东南。
三化螟 发生程度2级,发生面积200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中、桂北、右江河谷及桂南局部稻区。
稻飞虱 发生程度4(5)级,发生面积130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
稻纵卷叶螟 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96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
鼠害 发生程度3级,发生面积930万亩。
二化螟 发生程度1(3)级,在桂林市北部将达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
此外,台湾稻螟、稻叶水蝇、稻象甲、稻蓟马、稻蝗、水稻病毒病、稻曲病、水稻赤枯病、稻胡麻叶斑病在局部稻区有不同程度发生。
三、监控意见
1、深入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各级植保部门要深入田间调查,坚持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实时上报制度,加大对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提供理论论据。
2、及时汇报,准确发布情报。各地要将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汇报,并准确地发布病虫情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发布病虫信息,加快病虫预警信息的传递,有效指导病虫防治工作。
3、适时防治。各地植保部门要因地制宜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农民群众打好早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这一仗。应急防治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经济、对口农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