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三农资讯
抓好晚稻秧田病虫监测与防控
时间:2013-07-09 00:09:28来源:作者:易欣

  随着早稻的成熟和收获,早稻上的部分稻飞虱将迁入晚稻秧田为害。目前早稻稻飞虱有一定的种群密度,对晚稻秧田构成了潜在威胁,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抓好以稻飞虱为重点的秧田病虫监测与防控工作。

  稻飞虱发生动态

  全区普遍发生,其中桂东北部分及桂东南、桂中局部田块稻飞虱虫口密度较高。灯诱监测: 全区34个县(市、区)6月26~30日测报灯下成虫总诱获量为33891头,接近上年同期,比历年平均减少15.4%;褐飞虱比例高,达81.6%,去年同期为64.9%,历年平均为35.8%。田间发生动态:百丛虫口密度一般140~480头,高的530~808头,重发区域的桂东北部分及桂东南、桂中局部百丛虫口密度一般1100~3265头,个别田块5000~15455头。宜州市送检灯下白背飞虱样本100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2%。

  防控措施

  (一)种子消毒和带药移栽: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12小时,捞起用清水洗净再进行催芽播种;或种子消毒防病后,待种子催芽露白后用吡虫啉药土拌匀即可播种,10克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与少量细土拌匀后,可拌1公斤种子(以干种子计重);可有效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三化螟、稻瘿蚊等害虫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秧苗移栽前3天喷施送嫁药,可有效防治本田前期的稻蓟马、螟虫、稻飞虱及传播的病毒病。

  (二)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用20目以上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抛秧前送嫁药保护;无防虫网覆盖育秧和未进行种子药剂处理的,秧田需每隔10天防治1次白背飞虱,抛秧前送嫁药保护;种子药剂处理但无防虫网育秧的,秧苗期要施药一次,抛秧前送嫁药保护。

  另外,近期粘虫在百色、河池、柳州等地区局部发生危害,主要为害甘蔗、玉米和水稻,目前,发生虫情的地区已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效果较好,未发现虫情的适宜发生区要继续加强监控,严防小虫成大灾。7月上旬以来我区局部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据气象台预测:未来一周,包括百色的部分地区仍将多雨,有利于粘虫迁入降落,田间中温高湿的小生境利于其繁殖为害,桂西及桂中的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高密度种群,应重点监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