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扶持发展的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在广西各地初步成型,正在一步步走向现代农业。
11月上旬,记者走访多地,一幅幅广西冬季农业的图景,令人心旷神怡。眼见为实,与通讯员合作摄下一组八桂之冬景,东、西、南、北、中各选择一个县的典型场景刊出,同时通过魔码在手机和网络新媒体上链接更多图片,与读者一起欣赏田园诗,分享农家乐。
桂东茶海看昭平
地处桂东的贺州、梧州两市紧邻广东,早就成为珠三角地区的菜篮子,西菜东运的壮观景象已经有些年头。
离两广交界稍远一些的山区县昭平,未通高速公路之前交通不便,于是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发展茶叶,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共有17万亩,其中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茶园11.2万亩,有机茶基地2万亩;预计今年干茶产量7500多吨,总产值8亿多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单项收入高达1750元。
桂北果海看恭城
今日桂北,已经成了广阔无垠的果海,除柑橘、月柿、柚子等跨地域品种外,还形成了鲜明的县域特色阳朔金橘、兴安葡萄、全州金槐、永福罗汉果
眼下正是阳朔金橘初熟季节,一直可采收到明年4月。阳朔金橘普遍采取树上盖膜技术,避晒避雨避寒避虫,更先进些的配套实施滴灌,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这一季金橘初上市收购价平均每公斤8元左右,亩产普遍20003000公斤,亩产值2万元上下,其中约有八成是纯收入。据了解,全国金橘面积约有40万亩,其中阳朔就有17万亩,独占四成多。
恭城瑶族自治县也是水果大县,有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月柿之乡称号。莲花镇红岩村一带有万亩月柿园,连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后,亩收入也直冲万元。今年当地举办柿王大赛,夺冠者5个柿子超过3公斤。今冬月柿节正举办,到红岩村观光、摘果的游人车水马龙,多时一天逾万,少时也有数千,村民经营住宿、餐饮等旅游收入已大大超过种果收入。
桂西菜海看田阳
右江河水常年奔流不息,而河谷地带因工程性缺水一直是广西三大旱片之一。近两年,高效节水灌溉在河谷一带实施,使这一初具规模的南菜北运之地如虎添翼,到处一派冬闲田不闲景象。10月28日,首次百色-北京蔬菜专列正式开运,销路不愁的右江河谷蔬菜基地更是一片兴旺。
11月上旬,记者从田阳县城沿右江河谷前往那满镇露美村,半小时车程一路所见,田野都是一望无际的秋冬菜,还有在田间忙碌到日落的菜农,没有一块闲田,到处都是勤劳的人。
同行的田阳县水利局干部介绍,一两年前这些旱地只能种些玉米之类作物,一亩地连本带利只有千把元收入。现在解决了灌溉问题,第一造种粮食,第二造种蔬菜绝大部分是珍珠西红柿(又称小番茄或圣女果)。光是一造西红柿,亩收入万把元不算高,高的超过3万元。目前,全县已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8万亩,正在继续实施2万亩,明年再扩大实施3万亩以上。
桂南桂中蔗海看扶绥
在桂中旱区和桂南左江旱区,因为缺水,相对耐旱的甘蔗成了主要农作物。望天地收成不稳定,亩产长期在4吨上下徘徊。近两年,甘蔗种植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亩产普遍增加到6-8吨,甘蔗含糖量也相应提高。
在扶绥县,高效节水灌溉、土地整理整治、甘蔗西瓜套种、生物防治虫害等多项措施综合运用,不仅大大提高土地收益,而且推动土地迅速流转,实现小块并大块。目前,全县已经整合流转土地24万亩,涉及农户2.4万多户。
首府西北蕉海看隆安
南宁市西乡塘、隆安、武鸣一带,是广西香蕉最集中的区域。总部设在隆安县的广西金穗农业集团,则是全国最大的香蕉产业化龙头企业。
金穗集团几年前连片大规模从农户手中租赁山地,投资引进以色列滴灌设施,建设香蕉栽培标准化示范园。目前,已经流转到集团手中的土地约有9万亩,其中直接经营香蕉园3.6万亩。除农业种植外,金穗集团还有种苗培育、生物有机肥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农业机械服务、园林美化工程、休闲农业开发等产业,未来5年规划建成标准化香蕉种植基地10万亩。
■短评
从规模化专业化走向农业现代化
今天本版这组图文报道,让人欣喜地看到,广西农业已经展现规模化专业化新格局,并且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分工。走向农业现代化,是下一步广西农业的必然趋势。
怎样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路线图: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领会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广西具体实际全面贯彻落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就一定能谱写广西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