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产业、户户能持续增收、人人有致富门路。”这是海南省儋州市决战脱贫攻坚的响亮口号和坚定行动。近年来,儋州市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创新模式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有效途径,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脱贫攻坚中,儋州市大力实施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农用地流转收益、空闲农房及宅基地联营、扶贫资金股权投资、扶贫资金债权投资、资产收益扶贫等6种产业扶贫模式。
光村镇白沙塘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建设基地1000多亩,带动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72户1180人、两项制度衔接低保户100户251人发展雪茄烟叶种植产业。2018年,根据入股比例,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分红73.99万元,低保户共分红19.29万元。
雅星镇集中1063户贫困户扶贫资金,投资1315万元建设鸡舍、仓房及禽畜粪便处理等项目,出租给儋州健德原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贫困户拥有所有权,健德公司拥有使用权,年收益为投入资金的13%。2018年底,1063户贫困户固定资产收益共分红101.73万元。
白马井镇学兰村借助“吴氏糖寮”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法制糖技艺),与传承人公司签订协议,以传统土糖产业短期投资“保底收益+年度分红”的模式,带动22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未来5年,学兰村还将围绕“一村一品”发展定位,以“吴氏糖寮”为产业支撑,着力打造集传统制糖技艺体验、乡村骑行、特色田果园、休闲农庄、主题民宿、亲子乐园和有机甘蔗基地为一体的土糖产业村……
目前,六大产业扶贫模式在儋州遍地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