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云南:示范村里“能人”多
时间:2009-10-29 14:23:2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云南省科技厅在全省16个地(州、市),按照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两批安排启动了40个科技综合开发示范村,组织实施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两年多来,示范村涌现出一批类型迥异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大户”和“示范户”,不仅带动村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周边村寨、县乡甚至全省农村的学习榜样。
龙头企业带动“撒坝火腿”
  40个示范村覆盖了16个地(州、市)的40个县,40个县有30个属国家和省级重点扶持县,占示范村总数的75%,覆盖了国家和省级重点扶持80个县的37.5%。
  禄劝县转龙示范村,在项目启动前,经济总收入378.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仅684元,农民主要从事传统的种养业,商品率不高,农业生产的科技量低,不能形成具有牵动作用的特色产业。
  项目实施后,在乡政府和县科技局的引导下,轿子绿色食品加工厂等7户龙头企业,带动了全村的“撒坝火腿”产业开发和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在云南农大食品学院的帮助下,示范村又利用本地资源,开发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全村推广使用。新建了5000余间卫生厩舍,改造1万余间老厩舍,还选育了适合加工的优良猪种,制定了无公害食品生产原料和加工工艺标准,还申报了无公害食品证书。
  在企业的带动下,今年全村生猪出栏6000余头,年出栏肥猪10头以上的大户400余户,形成组带组、户带户的良好局面。轿子绿色食品加工厂今年加工“撒坝火腿”400余吨,连续两年被评为昆明市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
  在该村的田间,到处可见遮阴网覆盖下的大棚山嵛菜。山嵛菜是丽江地区出口的特色农产品,在丽江瓦莎毕公司的带领下,该村的种植面积从列项初期的50亩发展到目前的1060亩。针对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特点,该村又与丽江得一食品公司建立了白芸豆开发合作关系。目前已建立了300亩优质白芸豆制种基地,为产业化开发白芸豆搭建了平台。通过调研,特色中药材开发被选为该村又一开发示范项目。在龙头企业国海药材种植场的带动下,通过西洋参引种扩繁试验,掀起了全村药材种植热,已规范化种植中药材600余亩,其中,薯蓣300余亩,秦艽200余亩,木香86亩,西洋参368亩。
  在这个特有的少数民族普米族聚居的边远山村,能够依托企业发展特色农业,不仅对玉龙县和丽江市山区农村经济有示范作用,对全省山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典型意义。
  科技“能人”想法多
  全省40个科技综合开发示范村的农户有2万余户,经当地科技管理部门认定的科技示范户有2000余户。普洱县把边示范村通过“把边村优质农产品开发协会”,发展了一批蔬菜种植科技示范户,会员4000多人。
  农民会员组织起来,抓种植技术,搞营销,把自种的辣椒贩运到昆明、长沙、武汉、重庆等地。把边村生产1万多吨辣椒,70%%以上是靠自己的营销队伍销售的。科技示范户、农函大学员陶元明、陶建平、陶树良等,自带技术、资金到本县的磨黑、同心、德安等乡镇和景谷、思茅等地投资种植。陶建平种辣椒14亩,总产达44.8吨,平均单产3.2吨,收入15.6万元,被评为全县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农函大学员梅良华通过科技培训,摸索出一条依靠科技致富的门路,他种辣椒1.6亩,收入1.81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
  科技“大户”有绝活
  祥云县禾甸镇新泽村的吕进洪,是全村收入偏低的农户,科技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他科学栽桑12亩,养蚕一年赚了15000元,是项目实施前的4倍;香格里拉县哈巴示范村通过猪种改良、圈养鸡等技术实施,普遍提高了养殖效益。
  养鸡科技示范户简志华,出售良种鸡就收入5300余元,养猪科技示范户和继生,一年共卖肥猪及仔猪60头,收入在7000元以上。在该村科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涌现出一批营销专业农户。段海军专门从事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营销。景洪市新司徒村的巴朵村民小组,引种养殖美国王鸽,屏边县阿季伍示范村农户陈云,钻研大棚草果高产栽培技术,都有很好的收效。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