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花生东渡日韩、“安德利”果汁远销欧美、“观水”苹果享誉全球……一个个优质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热销,而且还远销世界各地,这些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农副产品,如今成了牟平区出口创汇的“金字招牌”。 为积极应对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牟平区着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特色农业,通过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建设,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今年上半年,全区农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67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15.5%;农产品出口创汇8645万美元,同比增长10.3%,占全区出口创汇总额的41.2%。
以产业化经营为龙头,组建出口创汇“远洋舰队”。围绕苹果、花生、蔬菜、畜牧、食用菌等优势产业,牟平区在政策、资金、服务上狠下功夫,扶持和壮大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路子。目前,全区年销售收入过百万元以上的外向型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达60多家,年实现销售收入86亿元,建立起生产基地10万亩,2万农户加入到订单农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人均增收近3000元。
以标准化生产为依托,申领出口创汇“越洋通行证”。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牟平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依托优势产业争创名牌,同时积极抓好质量认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申报认证等工作。目前,全区农产片加工出口企业中,90%以上的出口农产品具有企业自主品牌,“九发”、“仙坛”、“大成”等品牌名声在外,共有12个农产品通过认证,远销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25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总面积近30万亩。
以规范化建设为保障,打造出口创汇“航空母舰”。牟平区充分利用三级科技服务体系,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赶科技大集、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在农村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新技术、新成果的培训与服务,目前全区共有4800多名农民取得初级以上农民职称,75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出口农产品良种普及率达95%以上。在此基础上,他们先后对全区8000亩中低产田进行了高标准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扬水站等水利设施72座,开工建设了200个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改善和扩大水浇地面积3万亩。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