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巴特尔:种养结合扮靓富裕新生活
时间:2009-11-02 15:15:3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金秋,收获的喜悦洋溢在库伦旗茫汗苏木的每一个村落。

  “我家卖13头牛收入了5万元,再加上50亩玉米、4亩衬膜水稻,总收入能达到10万元!这样的收入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毛敦塔拉嘎查巴特尔满脸喜悦介绍说。

  毛敦塔拉嘎查地处茫茫塔敏查干沙漠深处,立地条件极差,“耕一春、收一秋、四季汗白流,干一年、盼一年、年年不挣钱”是过去这里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什么让这些群众的生活发生了质变?巴特尔说:这都是党的政策好!

  2003年,茫汗苏木鼓励群众搞沙地衬膜水稻种植、依靠科技致富,巴特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院子旁边的一块沙地推平,按照技术要求在沙地上挖深60公分的坑池,在池底及四壁衬垫塑料布,然后回填沙土、用井水浇灌种水稻。奇迹在秋天出现了:一个不到一亩地的沙漠畦田竟产出了400公斤水稻,这让巴特尔坚定了发展的信心,逐年增加种稻面积,今年他家的沙地衬膜水稻已发展到4亩,总产量达到2400公斤。沙漠种水稻的成功实践让巴特尔悟出了浇灌种田的道理,2005年他在自已家的50亩地中打了4眼井,并购置了浇灌设备。有了充足的水源做“靠山”,不管老天爷不下雨他家的地都照样能种、能丰收,今年他家的50亩地玉米总产量突破了25000公斤。

  政府的推动让巴特尔改善了农业生产设施条件、提升了种植科技水平,同时还促进了他家养牛方式的转变。2002年,巴特尔采取去势和冷配的方法改良了家里的几头黄牛,紧接着,他又响应苏木政府号召,围封了草牧场、种植了青贮玉米、建起了标准化牛舍和青黄贮窖池,对黄牛进行舍饲科学饲养。巴特尔用种植业产的秸杆和粮食养牛,用养牛产的粪肥种田,实现了种植养殖有机结合循环发展互哺双赢。随着养牛经验技术的积累和效益的提高,他家养牛的规模逐年扩大,今年达到了23头,几天前他卖13头牛就收入了5万多元。

  依靠科学种养鼓起腰包的巴特尔积极参与治沙造林,十年来他家累计治沙植树200亩,给自己和子孙后代建起了“绿色银行”。现在,巴特尔不仅自己住上了大瓦房、用上了太阳能、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还花15万元给分家另过的儿子娶了媳妇、盖上了新瓦房。

  “巴特尔还不是嘎查里最富裕的户!”陪同采访苏木干部初一在旁边插话说。据了解,目前毛敦塔拉嘎查238户农牧民中已有232户养起了牛,黄牛存栏达到2789头,今年全嘎查衬膜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25亩,可浇灌农田面积发展到1900亩,林地面积从十年前不足4000亩增加到了15000亩。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