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发展林业产业 建设生态家园
时间:2009-11-02 15:16:2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近年来,小村乡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打造特色小村”发展思路,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发丰富的森林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打造绿色小村、生态小村、和谐小村,实现山上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全乡呈现出“春意早临花争艳,夏荫浓郁好乘凉,秋色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的美景,有力促进了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截至目前,该乡森林覆盖率现已达到78.4%,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0万立方米,建有无性系良种茶园2.3万亩,白术1.5万亩,生漆1万亩,楠竹1.35万亩,人均特色经济林面积1.3亩,户平4亩以上,从事特色经济种植的农户占全乡农户的85%以上,林特经济总产值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50%,林业经济成为该乡域经济的重要板块。

  项目支撑 促进林业科学发展

  近年来,小村乡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狠抓林业重点工程,高标准实施“退耕还林”和“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等一大批生态治理工程,不断强化工程管理,严把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工程遍布全乡12个行政村,共计20余万亩,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生态环境的大优化,全乡形成了“一路一景、一河一色”。并广泛开展义务植树,不断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全乡每年义务植树均在10万株以上。

  2003年-2005年,该乡将村镇绿化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致富”的工作思路,结合村庄整治规划,采取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的方式,努力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积极开展生态家园建设。在创建过程中,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改四建三提高”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整体规划上不搞一个样,在楼房设计上不搞一刀切,力求体现“依山傍水”的农家院落特色,与山、水、林融为一体,体现出自然、宁静、优美的独特魅力,逐步实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同时,结合实际,引导农民发展“猪-沼-茶”、“猪-沼-药”、“猪-沼-果”、“猪-沼-菜”等多种模式的生态庭院经济。

  目前,全乡共建沼气池3528口,生态家园示范户2222户,建成了村芳、朱家堡、小坝、小腊壁等30个文明新村院落,这些院落有的掩映在古树、吊桥、流水下,有的环抱在青山绿水间,有的镶嵌在土家吊脚楼群里,呈现出“一户一个景,一院一幅画,一村一座‘城’”的画面。

  产业拉动 以林富民

  小村乡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打造特色小村”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坚持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推进全乡经济林产业发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该乡大力实施“公司 基地 农户”的种植模式,实施标准化生产,拉动全乡特色产业好快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乡发展种植的2.3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1.5万亩道地药材GAP白术基地、1万亩生漆、1.35万亩楠竹,年均产值464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由20年前的200元增加到现在的2638元,增长了十三倍。

  同时,该乡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放活林业经营,群众投资林业的热情高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景观,逐步构建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的产业经济群,并充分利用“得林独厚、得山独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遵循突出山水人文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推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朱家堡、村芳“农家乐”系列项目,做活、做大、做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激活了山区经济,带动了全乡茶叶、药材、森林食品的大畅销。

  依法治林 保卫生态安全

  连续几年来,小村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对该乡林业站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一是严格审批,依法监管,严防滥砍滥伐的现象发生,大幅削减采伐量,不断增加林木库存蓄积量,每年采伐量仅占县计划的8.2%。二是大力整治木材经营加工市场。目前全乡木材经营、经营性加工和来料加工单位数量由原来的21个削减为现在的6个,实现了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凭证加工。三是狠抓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全乡64株古大珍稀树木实行挂牌保护,目前正在积极申请茶油台原始森林古树群落省级保护区。四是加强森林消防管理。健全防火安全制度,落实防火措施,强化防火责任,添置森林防火设备。今年,举办防火安全演练二次,投入资金3万多元购置了风力灭火机等防扑火设施设备50余台(套),提升了防扑火能力。五是加强森林害虫的预防。扎实开展森林病虫害的检疫、测报、防治工作,较好保护了全乡的绿化成果。

  扎实推进林权改革 维护林农根本利益

  小村乡围绕“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激活林业生产要素,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盘活森林资源资产,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真正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责,务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两年来,共完成林权制度改革任务24万多亩, 5999户,21179人。

  同时,林业部门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履行了社会管理、执法监督和提供优质服务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