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数量为4300家左右,年成交额达3700多亿元,其中亿元以上599家。大中城市8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批发市场已成为农产品流通主渠道。近年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性逐步增强,配套服务功能逐渐完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交易方式不断创新,现代经营方式开始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城市食品供应、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看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差、流通损耗率高,交易方式落后,服务功能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低,立法滞后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且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国农产品与外国竞争的势头日渐剧烈,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劣势日益暴露;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国民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对农产品的品质、卫生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我们的经营模式、操作方式,以致思维模式都在受到新的挑战和考验。
中国农业是个弱势产业,中国农民的整体收入还比较低,中国的小康问题离不开农业问题的最终解决。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革,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发展。商务部从2006年起在全国实施“双百市场工程”,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建设,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拓宽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也在积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
正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掀起新高潮之际,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编辑出版大型文献《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通(1984-2005)》,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系统总结经验模式,展示建设成就,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对指导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业内人士和有关主管部门领导了解行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文献。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