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乌兰察布市:四大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时间:2009-11-03 10:03:0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金秋时节,走进察右后旗锡勒乡黑山子村,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点缀在村中的黑白花奶牛、一户一座的标准化牛舍和收奶站。村委会主任徐贵成介绍说,2001年,黑山子村一头奶牛都没有,如今户均5头奶牛。过去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今年仅来自奶牛业的收入就达3720元。
近些年来,乌兰察布市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强市富民和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途径,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确立了乳、肉、薯(蔬)和饲草饲料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生态型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使农村牧区经济实现了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个旗县一个特色”的发展模式。
乌兰察布市奶牛养殖业是随伊利、蒙牛两大乳业公司扩展奶源基地而兴起的。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奶牛存栏35.5万头,鲜奶年产量达80万吨,运行奶站已有484个。其中,年产奶量在6吨以上的奶牛有9万头,乌兰察布市被中国奶牛协会评为全国十大牛奶生产强市。
随着奶牛养殖向城郊区集中、向水源富集区集中、向小区集中,全市已形成奶牛养殖园区161个,养殖专业村589个,专业户4.8万户,初步形成了奶牛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模式化经营的新格局。
在畜牧业结构调整中,乌兰察布市把肉羊作为首选发展畜种,先后引进了繁殖率高的小尾寒羊和个体产肉率高的多赛特肉羊,以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德美羊等优良品种,使肉羊产业成了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已有肉羊养殖小区365个、专业村1800个、专业户10.2万户,基础母羊存栏400万只,年可出栏优质肉羊1000万只。
日益壮大的原料基地,成为肉羊加工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华北双汇、察右后旗蒙源、四子王旗民贸等20家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全市羊肉加工量已达2.1万吨,销售收入3.25亿元。
围绕打造“中国马铃薯之都”的战略目标,乌兰察布市引进企业、种植大户以返租倒包的形式租赁农民土地,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仅实现了节水灌溉,还使亩产提高到2.5吨以上。农民不用出门就可为企业和大户打工,租赁土地户亩均增收400元左右。全市现拥有马铃薯喷灌机300套,覆盖面积达到15万亩,马铃薯产业正在科技的支撑和现代化装备武装之下快速发展。
今年,乌兰察布市引进了6个马铃薯产业化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7亿元。
走进集宁区霸王河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塑料大棚,棚内的黄瓜、彩椒等蔬菜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乌兰察布市蔬菜种植已从一家一户的庭院栽培发展到现在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经营。蔬菜品种也由普通菜、低档菜向“优、特、新、稀”方向发展,蔬菜种类有80多个,面积59.3万亩,蔬菜年产量达220多万吨。该市还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129万亩。其中,察右中旗乌素图镇、巴音乡的“草原参”牌红胡萝卜是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AA级绿色食品。兴和县的“北兴”牌有机蔬菜,商都县的“净绿”牌无公害西芹,商都的硬质番茄、香蕉西葫芦等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蔬菜,察右后旗的无公害甘蓝可直接进入北京市场销售。
乌兰察布市四大主导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农牧业的龙头产业和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以来,全市92家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224%;完成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169%;获得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230%。今年1-8月份,全市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228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