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全面推广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的服务模式,至9月24日,全市已建立了12个农村科技合作社,入社农户达34118户,开发农业产业化基地32个。这些农村科技合作社以提供科技服务为主要内容,在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互助合作中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
农村科技合作社的最大特点是体制创新,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走以市场为导向,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路子,实行连心、连体、连利益的运行机制。合作社通过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等不断把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引向深入,从项目的论证到技术服务、资金的扶植、到产品的营销、风险的承担等方面,既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娄底在总结双峰模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双峰模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2005年起,在市科技进步奖的奖项中,分别拿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奖励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作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并在市科技三项经费中列支经费,专项用于支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
娄底在推广双峰模式的基础上,注意广泛吸纳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形成新的机制,加强对农村科技服务资源的统一组织和使用。市涉农各局在全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后,联系本部门实际,促进工作,如市林业局在退耕还林的指标中优先考虑农村科技合作社的要求,每个县市都适当安排了农村科技合作社一批退耕还林指标,国土部门在土地流转上积极支持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娄底摸索出的这种全新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认可,为建设现代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