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村务公开:栏上写得明白 群众心里亮堂
时间:2009-11-20 11:38:00来源:作者:王敏生

    11月1日,《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记者走进广元市利州区雪峰街道办事处了解到,随着村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健全,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干部在村务工作中,坚持全面、真实、及时的原则,对村务一律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监督,确保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这是村上10月份以工代赈项目工程、互建工程资金发放的账目,有啥子问题,请大家提出来。”11月1日下午,广元市利州区雪峰街道办事处泡石村村委会办公室里,村主任樊金星搬出一撂账本,请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检查。

    自今年 《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后,雪峰街道办事处全力打造 “阳光村务”,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把权力置于阳光下

    说起前几年村务公开,干了五年的泡石村村支部书记的樊康林一脸苦笑。他告诉记者,2007年底,村民樊开春、张克孝等集体来到村委会,对村上转让林场的26万元资金使用提出质疑。村干部向村民解释说资金全部用于河堤改建工程,并有账可查,但由于没及时公开财务,村民对此解释仍然表示怀疑,觉得干部从中谋取了私利,这让村干部很是苦恼。随着《条例》的出台,村上进一步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把知事权、议事权、监督权还给村民,把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是一件让干部群众都喜上眉梢的真事。

    在泡石村村委会旁的 “阳光村务”明白墙上,公开内容涉及财务、政务、管理等10多项,涵盖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月村务公开内容一上墙,就会吸引不少的村民驻足浏览,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在公开的内容都是用广告颜料写上去的,经得住风吹日晒!”该村村主任樊金星指着明白墙说。前两年,村里建立起了村务公开栏,但每次张贴纸质公告,不仅内容不完整,数字粗糙笼统,有时还没等村民看到,就不翼而飞或者让风雨毁坏,影响了公开的效果。现在,村里不再张贴“牛皮癣”式的告示,建起了这种设置在墙上的固定公开栏。

    公开内容群众说了算

    “过去,村里的事情和公开的内容,都是干部说了算,不仅莫得监督,有些事连晓都不晓得哟!”63岁的村民权华忠说起以前村上事务,连连摇头。

    为改变这种状况,泡石村将公开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交给群众,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村务公开征求意见会,让群众选择想要公开的内容。对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通过村务公开栏、院落会、坝坝会等形式进行公开,帮助群众解惑释疑。

    如今,村里要干什么事,干部都要和群众商量,村民有了决定权,村务公开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关心村级事务的群众越来越多。

    日前,村务公开栏对该村作为乡村旅游环线的短期发展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了公布,并提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城市后花园”的意识在村民中形成,现在家家户户正在进行房屋立面改造,栽花种树。

    村民李玉建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村里的事不清楚,实行村务公开后,村里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随时都公布得有新内容,我们对村级班子的工作也就一清二楚!”

    账目清晰干群心更齐

    记者在前几个月的村务公开栏记录本上看到,每期公示都涉及财务、政务、事务、党务、服务五大类和群众意见反馈,并且有《村务公开登记簿》,公开栏公开的内容都有账目可查。

    “以前是‘口报鲤鱼三斤半’,像以工代赈给村民发放劳务费,全凭口说,村民打张白条就领钱走。而现在,必须登记造册,盖章签字才能发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欧科富告诉记者,村里的民主理财小组每月都要按时到村上检查一次账目。村里的每张发票,必须经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的人签字认可才能报,每个项目都有标准,超标部分村干部得自己掏钱。

    事事协商,件件公开,时时监督,账目清晰,雪峰街道办事处主任孙晓波告诉记者:“通过建立‘阳光村务’体系,让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政策信息、村务情况、财务情况,阳光村务的推行,集中了民智,消除了疑虑,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