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莱州市朱家村:盐碱村演绎“华丽转身”
时间:2009-12-23 08:53:49来源:作者:山人

         “这些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靠有位好支书。”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家村村民对村里所取得的成绩交口称赞,他们所说的这个人就是烟台市人大代表、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成湛。

        一个在几年前还饱受海水侵蚀,经济相当落后的村庄的村支书缘何受到村民一致嘉许?

        今年78岁的朱家村村民李学通说:“前些年,由于连年干旱,海水大面积入浸,2100多亩良田变成了盐碱地,全村人畜吃水受到严重威胁。就是在这种环境下,1994年,王成湛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

        “当官不干事,老百姓还要我们干什么?”当年已经51岁的王成湛下定决心:就是头拱地也要把倒灌的海水顶回去。为了寻找良策,他带领有关人员认真请教专家,不分白天黑夜勘测实情,2000多亩盐碱地走了个遍,探讨形成了“筑坝锁海、人工造河,引淡储淡、以淡退咸”的思路。

        路子有了,可拦海坝所需的1000多万元资金又成为难题。为了凑齐这笔巨款,王成湛实行村里投一块,市、镇补一块,然后向上级政府争取一块的思路。为了争取到省政府拨款,他先后往返济南40多趟,终于把资金凑齐了。

        三年奋战,王成湛带领干部群众用了10多万个工日,靠肩扛手抬和最简陋的机械,开挖运输土石方32万立方米,先后完成了两道3800米的拦海大坝,将海水推出1500米。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朱家村地下水氯离子含量由过去的12.7‰下降到7.5‰,2000多亩盐碱地变成了粮田。

        “当代表,就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王成湛带领“一班人”跑市场、跑资金、跑项目,并在村里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村民办企业,扶持外来投资者发展民营企业。为带头发展,村里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办起了莱州市标牌厂等十几家工业企业。到2008年,朱家村的工农业总产值已达8700多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500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600元。

        村里有了钱,为群众办实事最重要。近年来,王成湛先后为村里建起了高标准的烟台市级规范化学校,新建了幼儿园;将全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每年还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让全村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