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让杆洞感动着
记者 赖隽群
穷在深山也有远亲,杆洞感动着。以前,杆洞很少出现在人们视野。如今,杆洞下雪了,可以成为晚报一版大图,呈现给读者。正是有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多年来的关注支持,柳州掀起一股“杆洞潮”、“感动潮”,许多市民有了在杆洞的干女儿干儿子。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见证杆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感受其可喜变化。
同一片蓝天不知柳州
让我们把镜头闪回到今年4月1日至2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张虹率由市委宣传部、柳州日报社、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水利局、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慰问团,深入距市区200多公里偏远的重灾区杆洞乡,指导抗旱救灾工作,送去我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踊跃捐款共计7万多元;张虹一行还来到杆桐乡小河村小学开展捐资助学,市委宣传部、柳州日报社、市广电局、柳州移动等单位和部门共捐资助学61000元,捐赠文体用品、图书和教具一批。
“知道融水吗?”宣传部的领导在捐赠仪式上问孩子们。“知道。”“知道柳州吗?”“不知道。”这样的对话,让宣传部的领导和在场的同志们深为震撼!
可这些杆洞娃,和柳州城里的孩子一样,都在柳州的同一片蓝天下,柳州就是他们的家。在这样的契机下,于是,就有了此次“同一个柳州、同一个梦想”暨柳州·杆洞城乡手拉手系列活动。并且,宣传部还给这次活动赋予了深刻意义:通过摄影展、专题片等方式,向人们展示杆洞精神,让城里娃和杆洞娃“小手拉小手“,互相帮助,共同成长,从而达到共同“建设美好柳州”的宗旨。
同时希望更多单位对口扶贫,成年人也来与更多类似“杆洞娃”的贫困生、贫困地区“大手牵小手”,城乡全方位各方面手拉手,将爱的火种星火相传,把爱的火炬接连传递,支援偏远乡村建设。“城里大哥”帮扶“乡里小弟”,将城乡距离逐步缩小,最终达到齐步走。
帮扶融入责任和情感
市委宣传部对杆洞的帮扶已经很多年了,从2003年开始,就一直与杆洞乡“手拉手心连心”,对当地桥梁、道路、水利建设、村寨防火、平安建设等项目,大力支持,现场指导督查,特别是教育这一块,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很大。先后派出3名同志前往杆洞挂职,4名同志担任新农村指导员。
“我们对杆洞的帮扶不仅仅是任务,更多的还有责任和情感融合其间!”市委宣传部纪律检查员胡民介绍说,对杆洞除了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先富脑袋,转变观念外,宣传部还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新闻扶贫、文化扶贫”,以提高杆洞的知名度。
7年多来,宣传部的干部职工足迹所到的杆洞乡之处,变化很大,村容村貌有了改观。过去破旧的百秀小学,现在变得现代化。小河村小学也漂亮起来,孩子的成长环境好了起来。
牵线搭桥掀起“杆洞潮”
“去过那里的人,都会有‘杆洞情结’:把自己当成那里的一分子。即使人在这头,无形的线却还牵扯在那头。”柳州日报社社长助理叶庆章这样形容。
2004年9月,时任晚报编辑部主任的叶庆章,作为市优秀年轻干部,受市委委派,下到市宣传系统扶贫点,任杆洞乡党委副书记。
当了解到三四个学生共用一张课桌,200多名学生竟要自带课桌椅上学,叶庆章连夜给报社发去新闻稿件《“大眼睛”看着城里人》,向社会发出呼吁,寻求援助。同时走访多个企业、部门,从中牵线搭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甘霖同志(是否改成宣传部领导?)及市委宣传部机关干部、柳州日报社员工率先垂范,踊跃捐款,捐助了40名中小学学生。
晚报还为此开展了“岁末关爱大行动”,派出4名记者踏积雪、踩泥泞、喝山泉、吃冰凌,深入杆洞乡4个村7个苗寨采访,用15个整版图文,向城里人滚动介绍贫困儿童及生存环境,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在柳州、杆洞掀起了一股“杆洞潮”、感动潮。
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广西波罗派俱乐部、国海证券柳州屏山营业部、市白沙交通征稽站的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资助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童。
为了彰扬捐资企业的爱心,树立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业、个人都来捐资助学,同年12月22日下午,正值农历冬至次日,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的甘霖同志率领宣传部、柳州日报、市广电局等后盾单位及团市委、工贸、温州商贸城的有关领导,一路颠簸来到杆洞,参加“捐资助学杆洞行”交接仪式。
捐赠仪式上,上任还不足一周的甘部长,给杆洞乡政府送了一份见面礼——办公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各一台,还给杆洞乡中小学一批价值1.5万元的图书资料、教学光碟。这个杆洞乡有史以来规格最高、最隆重的仪式,立刻轰动了全乡。兴奋的山民们奔走相告,消息迅速传遍了12村76寨。
第二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甘霖同志又率领20余名市委宣传部的各级干部,亲自将资助23名苗族学童的助学款,下乡送到杆洞乡。
生活在变内心也在变
“要说那里的变化,更多的还是他们内心深刻的变化。” 市广播电视电影局党委副书记卜放军说。以前从柳州到杆洞,需要八九个小时的车程;同样时间,走高速路的话,可以到岳阳、武汉了。车走S形,路险得可怕。去达岩村,要爬4小时山路。许多当地人没走出过村,到杆洞乡都难。如今道路修缮,7小时能到杆洞。
过去,当地用电要么不稳定,要么自己发电,要么没电,不少村民不知电视为何物,去年基本完成农网改造。过去,在乡政府的位置,才能用小水电发电,收看12套电视节目;现在,广电系统优先为当地配置4200多套村村通卫星电视接收器材,通电之处能看到40多套节目。还为每个村解决了广播器材,不用再进家入户通知事情,村民们得到的信息更多了。
广电中心的卢海先在杆洞乡挂职任党委副书记,去年11月11日,广电中心一行8人又在卢海先的陪同下,到杆洞乡,向中讲村小学捐献1万元,用于硬化学校场地、添置篮球架,同时给高培村完小、百秀村完小、中讲村中心教学点三校各十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儿童,捐送300元到500元不等的助学金。
打开窗口看外面风景
这些都相当于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可以看到外面风景,从封闭走向开放。过去,杆洞的茶叶及花孖村的“花孖辣”,采用传统耕作措施精心培育,干红香辣,外形靓,辣味适中,肉质丰厚、香气浓郁、口感爽醇、红木色色泽亮,品质好,可惜没品牌,无人知。受相邻的贵州香猪热销启发,当地农民有了包装意识,将在当地广泛流传的“花孖辣,杆洞妹,高显茶”的美誉,分别作为它们各自的形象宣传;为当地的香猪注册品牌,走向市场,远销江浙一带。
广电中心每年在杆洞扶持50个孩子,给他们学习、生活上的资助,并和当地的党员、支部结对,节日去看望慰问党员,看其有无困难需要帮助;而杆洞乡的领导来柳,也都会来广电中心走动,像自家人一样。
大爱火焰常态化燎原
构筑起爱心的长城,将爱播撒四方,大爱的火焰正呈常态化燎原之势:今年4月1日至2日,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柳州分公司李毅副总经理陪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张虹一行,深入杆洞,给受旱灾区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并对杆洞乡小河村小学现场捐助。
多年来,该公司秉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理念,关注社会公益,重视社会责任。2009年,经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了解到杆洞乡小河村小学建成以来,因经费短缺,校内体育、教学等硬件设施未建成完善,严重影响正常教学。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也能在良好环境中学习成长,柳州移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联合市委宣传部,开展捐资助学,帮助小河村小学修建部分教学设施,费用共计3.1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