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村位于锁石镇中部,毗邻集镇区,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人口1100余人,省道S210穿村而过,湄水河纵贯南北,是全镇村级公路里程最长、人口居住密度最大的农业大村。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整建办的精心指导下,我村紧抓全镇城乡环境整建示范村建设契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以垃圾源头处理、构建长效机制为抓手,全面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打造“山青、水洁、地净、景美”魅力大街,取得显著成效。
宣传氛围浓厚
抓好环境整建,思想认识是基础。为了将环境整建工作抓好抓实,村支两委从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入手,积极创新宣传载体,拓展宣传平台,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持久的宣传环境整治政策和环保卫生知识。召开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5次,发放公开信1100余份,制作大型永久性宣传牌8块,制作文明卫生公约宣传牌10块,悬挂在学生中征集的宣传标语牌40块,覆盖全村所有公路沿线和主要村民聚居区。村支两委的同志率先示范,带头搞好自家屋堂环境卫生,深入村民家中开展文明劝导,宣讲环境整建意义和垃圾分类处理知识,引导村民自觉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整建在全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责任体系明确
抓好环境整治,领导重视是关键。村支两委详细制订了《大街村环境整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负总责的环境整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大街村整建办公室,严格推行包干责任制,重点村民小组、重点屋场、重点公路沿线全部由村支两委干部包干负责,积极组织党员组长、“五老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入户进行指导,明确村民整建责任和义务,指导垃圾分类,全村上下形成了干群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特色亮点纷呈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整建工作积极性,村支两委在大街小学开展“我为大街添光彩”的城乡环境整建宣传标语征集活动,共征集环境卫生标语50条,并积极组织老师进行评选,将优秀标语在卫生宣传专栏进行公布。每个学生自备塑料袋上下学途中收集垃圾,学校将学生“三好学生”评比与家庭卫生考核结果挂钩,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村民们参与热情大大提高。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人员”也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义务当起了“卫生监督员”,深入村民家中进行劝导。为了巩固整建成果,村支两委积极组织开展“卫生家庭”、“文明户”评比活动,由村整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每组每户进行卫生检查,每月分别评出10户“卫生家庭”、“文明户”,并现场给予100元奖励,通过特色活动的开展,全村环境整建工作有效推进。
保障机制有力
抓好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是保障。村支两委从抓管理、强保障着手,建立健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环境整治抓出实效。投入0.12万元统一为农户购置“三桶一池”,聘请2名卫生保洁员,签订保洁协议书;投入0.8万元张贴悬挂宣传横幅及牌匾;投入0.8万元进行检查评比考核;投入12万元安装节能路灯26盏;投入5万元栽种四季常绿苗木300余株,新造绿地近5亩;投入25万元建设文化健身广场。(彭运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