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光盘行动—舌尖上的美味与品味
时间:2013-12-19 10:40:43来源:作者:彭运良 宋琼艳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粮食,就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从不会被丢弃浪费。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它却成为人们竞相攀比、炫耀的工具,筵席没百十桌不行,餐桌上没剩菜就没面子,酒须是最高档的,菜须是最顶级的,越来越与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相悖离。

  中华饮食文化在全世界都是冒尖出位的,各国唐人街成了老外们品尝中华美食的绝妙去处,近期拍摄的《舌尖上的美味》更在全世界掀起中华美食热潮,让更多的老外神往中国,迫切地希望了解这个神奇的国度。中华饮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激情魅力,与它合二为一的美味与品味分不开。

  中华饮食的特点一是多特色,中华疆域辽阔,风俗各异,于是有了著名的八大菜系,再加上其下的各个分枝,相信即使是再顶级再高段的厨师,也不可能学全八大菜系各项绝艺。二是精致,古代帝王、富贵饕家们都知道,少吃多知味,多吃没滴味,一样一小牒,吃完六七分饱,带着些微的遗憾细细回味,才是美食家的风范,个人地位、品味的象征。三是自然、原汁原味,其中又以粤菜见长,让人饱腹之后深感大自然的恩赐,造物主的神奇。四是心意,中国厨艺讲究心气正,心意诚,越是带着虔诚的心去做菜做人,越是能达到厨师的最高境界。五是花样多,不象外国只是汉堡加可乐,乏味又单调,中国后厨可是分红案、白案、雕工等的,融合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美好愿望,就是吃个菜,也讲个喜气,求个寓意。

  据权威数据统计,中国人口基数大,单是每人每餐节约一口饭,一年之节余都能让非洲友人饱腹许久,是以提倡“光盘行动”,节俭粮食,周济友邻,就是中国人热爱世界和平的最好见证,就是中国人人格品味的最好佐证。随着全球气候的反复无常及自然灾害频发,人类对粮食的刚性需求越来越遭受挑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如果能做到厉行节约,自给自足,不给世界粮农组织添加新的负担,那就是对世界和平所做的最好最大的贡献—仓廪实而知礼节,生活美而爱和平。

  再则,“光盘行动”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继承与发扬。“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流传千古,教育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纵然社会多元发展,各种思潮泛滥,道德底线不断滑坡,饮食文化与品味也不应成为这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品味是在文化历史长河中慢慢沉淀,人在其中细细浸润而来。品味能让一个民族变得伟大,一个人变得高尚、纯粹,成为历史的丰碑。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变得高尚有品味,但我们可以在品尝美味、享受人生的时候慢慢提升自我,无限接近有品味的人生。(彭运良 宋琼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