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石牛乡创新思路扮靓罗泽南故里
时间:2014-12-12 10:24:07来源:作者:宋琼艳 彭运良 谢向红
    12月10日,双峰县石牛乡整建办工作人员与白竺村支书张定良再走进养猪专业户姚省全家,经过反复劝说,姚省全终于答应按环保部门要求新建沼气池与粪便沉淀池,污水经沉沙处理后再排放,还村民绿水蓝天。这是石牛乡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深入群众中做工作的一个缩影。
    清代名将罗泽南故里——石牛乡是双峰县种养殖大乡,污水排放一直是整建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2014年,石牛乡共投入18.9万元,对全乡9个中小型养殖场实现“零排污”,组织村民新建沼气池25口、粪便沉淀池78个。 
    整洁整洁,转变观念是关键。该乡整建办主任认为,只有村民真正认识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才会去自觉行动。 
    为提高村民对环境卫生的认识,该乡每年发放数万份整建宣传资料,组织干部、志愿者走村入户宣讲文明新风,劝导村民不文明行为,安排4000元/村的整建经费,明确奖惩措施。 
    五一村书记李旭日说,刚开始搞整建工作,县里每月都检查,迎检时疲于奔命,工作非常被动,现在,我们更多是自检。 笔者走进石牛乡各村组,总能看到义务捡拾零星垃圾的群众。养殖大户姚省全通过干部的劝导,也改变了观念,他认识到,发财致富,不能让环境来买单,也不能让邻里乡亲来买单! 
    据介绍,2013年7月25日,双峰县第一个大型焚烧炉在石牛村试运行,日处理垃圾10余立方,承担周边4-5个村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经过一年多的验证与努力,又相继在乔亭、树山、常汉集镇区建设焚烧炉3座,集中焚烧模式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推广。前两年推行的垃圾收集池、分户焚烧模式产生了新的“卫生死角”,“以前垃圾池燃烧垃圾时,臭味刺鼻,有了大型焚烧炉,村民路过时,再也闻不到臭味。”一村民介绍说。 
    据了解,石牛乡今年在整建工作上的投入,与往年相比,经费呈下降趋势,但效果更好更持久,田头、路边、磡边再也看不到塑料袋。财贸分管领导谢岳平介绍说,这就是“石牛模式”。 今年,该乡城冲、五一、洪家等村经省市县爱卫部门验收后反响良好,被申报为省市爱国卫生示范村。 
    石牛乡党委书记谢联宇一直坚持,环境卫生整治要必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从整治到整建,创新思路,才能激发村民建设新农村的激情,才能真正扮靓湘军之魂、清代名将罗泽南故里。 
    今年10月,贯穿石牛乡全境的S336线改造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弯多弯急的地方全部改直,三层水分层已铺好,预计农历年前可全线通行。 9月25日,集文化娱乐运动一体的石牛山社区文化楼正式对外开放。太极拳、广场舞、篮球、健身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知心好友。 “我们的任务就是负责附属设施的维护与周边环境的整洁,让群众有一个舒服的生活环境。”石牛社区书记刘奇来介绍,为方便群众,文化楼的院门基本是不上锁的。 据统计,2014年,石牛乡共绿化道路7.8公里、空地庭院2.5万平方米,实现改厕400余户,完成双江4村安饮水工程,受益1800余人,4个集镇区与12个行政村完成亮化工程,安装节能路灯700余盏,宜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改善。 
    “4年来,石牛财政共投入到整建方面的资金达4000万。”该乡乡长谢威明介绍说。 
    “垃圾有人捡,夜里路灯亮,有空跳跳广场舞,出门也方便。”城冲村村民王德田笑说,“咱们算是过上城里人的日子啦!”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