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双峰县民政局组织开展慰问老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一行15人为老兵们发送过冬棉鞋,嘘寒问暖与老兵们拉家常,打扫卫生,院内不时响起阵阵爽朗笑声。县民政局局长谢永红表示:“光荣院是重点孤老优抚对象的家,我们要把工作做好做扎实,让老兵们度过一个欢乐的晚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拥军工作。”
近年来,双峰县民政局光荣院以“关爱功臣,创一流文明光荣院”为目标,积极开展为老、爱老、敬老服务,不断改善院内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光荣院打造成孤老优抚对象晚年生活温馨的港湾。
优良传统使老兵深感组织关怀。双峰是革命老区也是兵源大县,全县共有优抚对象5万多人。历任县委、政府和民政局主要领导牵挂光荣院的老兵生活,重大节日都不忘看望和慰问院内重点孤老优抚对象,倾听老兵的心声,极力支持光荣院建设。至今,院里的老兵们有这么一个印象:每年“八一”和春节前,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都会来院探望他们;月初,民政局长谢永红和副局长葛光永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抽空来院里与他们唠家常,过问生活情况;全院工作人员传统节日都会自觉留下来陪伴老人们过节日;老人过生日,院长王军和工作人员王光辉、胡雄燕、刘卫平、彭永红必在厨房里亲手制作蛋糕,为他们炒上几个平时最爱吃的可口饭菜。
优质服务使老兵倍感人间温暖。围绕住院重点优抚对象所需所盼、所忧所愿开展工作,倾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贴心为老兵们做好服务工作。先后投入500余万,新建一栋高标准的老人住宿楼,整个院内修缮一新,栽植了果树花草,为老兵们修砌了花园,创造了舒心的生活环境。院内办有食堂,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费的补助标准,保障老兵们一日三餐,按月发200元零用钱。着力从强化内功,全面提高软件建设能力上下功夫。制定了护理服务行为规范、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学习规章制度,让每个职工牢记岗位职责。院内工作人员实行定岗帮护服务,工作人员每人配发一本服务日记,详细记录住院老兵生活需求、饮食偏好、思想动态、身体状况,为老兵调节伙食、检查身体提供依据。工作中实行挂牌上岗,任务职责明确到人,全面量化管理,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六心”服务,即:服务细心、护理贴心、讲解耐心、解困热心、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定期组织老人开展文化娱乐及健身活动,定期组织老人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医疗费用实报实销。
“关爱功臣”使老兵深感家园温馨。局长谢永红、副局长葛光永每年都要到光荣院检查数十次以上,每次都叮嘱光荣院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并亲自排查安全隐患,确保老人们的保障工作万无一失。光荣院每月组织老人们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每半个月,院长王军和工作人员都要把全院每一个角落的电、火、水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积极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爱国卫生运动,及时传达贯彻政府和防疫部门的要求。全院卫生整治与管理,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定期喷洒药物,灭鼠灭蚊灭蝇,坚持做到日有检查监督,月有评比考核,始终保持安全、洁净、优雅的环境。元旦前夕,王军率领全院工作人员连续奋斗15天修剪草坪,整理新宿舍楼道卫生。近年来,光荣院积极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每天晚上,王军和值班人员坚持查铺2次,照料老人睡觉盖好被褥,切实做好保温防寒工作。
传统教育使老兵犹感壮心不已。光荣院是全县国防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老兵们大多有八九十岁了,依然保持着参加革命的满腔热情。近年来,王军和他的同事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收集大量院里老兵参加革命的部队资料,及时向老兵们汇报部队建设成就,并因势利导组成光荣院宣讲团。为了让老兵们讲的故事既真实又形象生动,大家把老兵参加革命的亲身经历详细记录下来,并根据老兵们平时最爱讲的几个故事片段配以老兵参加革命部队的影像资料,精心制作成多媒体简历,并以此作为完善老兵个人档案的重要资料存档入库。为了让全县广大青少年学生更多直观了解革命历史、革命事件、革命人物,他们每年都要和教育部门组织在校中少学生来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将革命历史传承、文化底蕴和民俗资源相结合,植根双峰人文资源优势,加强老区红色文化的熏陶,既发挥了教育功能作用,极大地充实了老兵们的精神生活。(彭运良 贺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