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双峰县井字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新景象:纵横交错的水泥公路,布局合理的高标准水渠,豪华气派的村庄住宅,整洁干净的集镇街道,村民脸上幸福的笑容,令人赏心悦目。一个“天蓝、山绿、水净、气清、地洁、村美”的的井字镇,正以崭新的姿态吸引着外界的目光,正以磅礴的气势朝着美丽、幸福井字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跻身娄底市整建工作十佳乡镇;2014年,继续领跑双峰县各乡镇,有可能蝉联市先进,在取得的喜人成绩面前,该镇的广大干群都会情不自禁地称赞他们整建工作的主管领导——政协工委主任赵忠辉。正是赵忠辉三年来宵衣旰食地扑在整建工作上,井字镇的城乡环境才有今天质的飞跃。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
为确保井字镇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赵忠辉结合井字实际,出台了《井字桥镇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井字桥镇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督查考核方案》,制订了详细、操作性强的《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考核细则》、《文明公约》、《门前三包责任制方案》,并与各责任区、村、部门单位签订了目标考核责任状,同时组建了督查考核队伍。他亲自带队,整建办、纪监室、督查室、农经办、党政办等单位参与,每月对四个群工站和36个村的考核排队“雷打不动”,拿出了“史上最严”的考核和问责办法,实施中心工作问责制,并按季兑现“面子、票子、位子”的奖惩。今年9月17日,井字镇就对当季排名靠后的一名总支书记和群工站站长、六名村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累计两次排名倒数第一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予以停职整改。由于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措施有力、投入充足、考核过硬,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做到了有人管事、有条件干事、按制度办事,形成了在全镇范围内政令畅通、上下联动、干群齐抓共管、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及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的浓厚氛围。
二、深入宣传发动,全民大力参与
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反映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折射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只有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引导全民自觉参与并形成自觉意识,才能顺利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及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为此,赵忠辉带领镇整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为了搞好宣传发动,赵忠辉确立了整建工作“多层会议”工作模式:即乡镇开好督战会,群工站开好安排部署会,村开好具体落实会,村民小组开好责任细化会。他还规定:所有干部每个月集中进村入户宣传时间不能少于四天,镇督查室全天候进行督查。赵忠辉作为主管领导,坚持率先垂范,参与入户宣传每月都没有少于10天。镇干部们生动地形容赵忠辉:不是在农户家搞文明劝导,就是在去文明劝导的路上。在他的带领下,井字镇的镇村干部也全身心地投身到入户劝导中去。黄巢村58岁的支部书记彭兵志在去年5月入户进行卫生劝导时,突遇大雨,不慎把腿摔断。临送医院时,他反复交代村主任,一定要帮他完成半边、建新等四个组的劝导工作。镇干部龚飞介绍,对那些不讲卫生的农户,大家有个“呆”办法,就是像唐僧和尚念经一样,天天上门去“唠叨”,直到农户改变观念为止。宣传工作扎实了,群众观念也就慢慢改变了。比如:2013年4月29日,外县一不良司机将一大卡车垃圾倒在黄巢山顶,一个村民阻止不了,就记下了车牌号码。随后,3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分组上路值守,花了一个星期终于拦获了肇事卡车,并将司机带至政府处理。
二是加强整治。赵忠辉针对整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畜禽养殖环境整治、清洁河道整治、清洁运输整治、镇区六乱整治及卫生死角整治等专项整治内容。每个专项整治他都冲锋在前。通过这些集中整治行动,把整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一攻克,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参与整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树立典型。自整建工作伊始,赵忠辉就确定了“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对示范村制订了严格的考核验收标准,要求全镇36个村分批创建示范村。石求村是第一批创建的示范村,处身石求村,但见一栋栋晚清风貌的房屋庄重地矗立在田野旁,一盏盏列兵式的路灯温柔地俯视着大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蛛网似的四处延伸,一排排绿油油的樟树卫士般挺立在公路两边。站在村庄的制高点,放眼望去,青山绿水相映,白墙黛瓦如画,鸡犬相闻成趣,令人流连忘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丰、三石、石泉、观瑞等村就是目睹了石求的巨变后,纷纷后发赶超,掀起了示范村创建的高潮。
三、加大各种投入,强化管理督查
确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洁有序,群众思想认识是关键,硬件设施配套到位是前提,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工作常态是保障。为此,赵忠辉把“加大各种投入,强化管理督查”摆上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三年来,围绕河道整修、镇区改造、公路美化三大重点,井字镇及各村合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涓水河是井字镇的母亲河,长期的多取少予致使河道淤塞严重,河水再不见清澈,终日浑浊如黄汤。两年来,井字镇重拳打击采砂洗沙,投入3000万元,清淤、砌坡、植树,流经该镇5公里长的河道,终于清粼粼的又可照出人影了,在两岸垂柳的映衬下,昔日的“黄河”变回了江南的水秀风清树滴翠。作为百年老镇,井字镇的集市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初具规模,是双峰县最早设立墟场之地。基础设施落后曾一度使其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今年7月,在赵忠辉的争取下,井字镇投资200多万元对1公里长的老街进行了改造,将公路全面翻修,两旁修建了人行道并铺设花岗岩路沿石,“六乱”整治和店铺改造同步推进,千年古镇焕新姿,既留住了乡韵乡味,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公路美化上,通过多年努力,井字镇36个村的村级公路全部硬化到位,组级公路也有45%左右已经砼化,总里程达262公里。广大群众筹资筹劳,先后在公路沿线植树30余万株,新架路灯700余盏。每当夜幕降临,干道上的盏盏路灯煜煜生辉,蜿蜒盘桓着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将整建工作推向深入,逐步建立长效机制,赵忠辉还着力建立起了两支队伍。一是村级保洁员队伍。井字镇每个村都配备了1-3名责任心强、素质好的专职保洁员,全镇36个村(居委会)共聘用保洁员86名,每个村和保洁员都签订了合同,明确了保洁员的工作职责、清扫范围、工资报酬、奖惩办法等,以确保村容村貌的整洁有序。二是农户评比队伍。赵忠辉对各村农户卫生评比工作十分重视,把是否真实地开展评比和公示作为整建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各村群众工作组牵头组织对农户卫生每月开展入户评比,评比结果除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外,还必须张贴到农户,使个别不讲卫生的农户成为“过街老鼠”。对最清洁户不仅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对最清洁户和不清洁户登记存档,在其他农村工作或生活上优先帮助最清洁户。通过严格的农户卫生评比,广大农户进一步转变观念,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实现了“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从短期向长期的转变,从应付向实干的转变”。
三年来,井字桥镇的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绩,作为主管领导,赵忠辉却没有停止继续追求的步伐:“我们就是要通过四年的努力,创建出36个不一样的石求村,从根本上改善井字镇的城乡环境面貌。”(彭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