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莨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一座楼,浸透在泪水中的楼,红,如血,朦胧,如烟,悲凉,如遗忘的荒园。花落成冢,谁的忧伤谁的劫?芙蓉泣露,谁的悲哀谁的泪?当红消香断代替了纤云弄巧,当天人相隔代替了柔情似水,当花落人亡代替了如梦佳期,爱情,是否在角落低声哭泣?月老,是否也在云端黯然神伤?是封建,抹杀了金玉良缘,是专制,赐死了忠贞不渝,是黑夜,隔绝了春暖花开。
“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缨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花柳繁华之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这便是奢华如梦的大观园,宝玉的家。在那样一个充斥着血腥的封建时代,在那样一个布满了黑暗的专制社会,有着如此厚遇的贾府,无疑是权势的产物。从沐皇恩,延世泽到胭脂泪,相凝醉,从富贵奢华到曲终人散,贾府的兴旺与衰落无疑折射着封建末世的残辉。曹雪芹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揭示着一个家庭的兴衰与一个朝代的没落,那荣华富贵背后的卑躬屈膝,那灯火明媚下的阴影斑驳,封建以它的三纲五常和腐朽黑暗为社会编织了一张网,一张噬血的网,这张网,网住了权贵,网住了贾府,网住了黎民。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生性不羁如宝玉,视名利为粪土,视纲常为枷锁,视世俗为负累。作为一个拥有自由意识的贵族公子,他讨厌尊卑有序,他怜香惜玉,体贴丫鬟,尽管他对封建家长唯唯诺诺,但是他对下人都和和气气。他将女子比做清水,珍珠,认为女子秉承天地的灵气,是上帝的杰作与恩赐。但,他的离经叛道在那样一个时代终究是昙花一现,改变不了命运,更改变不了社会。“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他所追求的是旁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他所唾弃的却是他必须做到的。他痛斥社会的腐朽败坏,唾弃封建教育的虚伪污浊,讨厌官场的黑暗丑陋,但却在父亲贾政的威胁下不得不努力攻克学业。受时代的局限,他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想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最终不得不在虚无缥缈的境界中求解脱。
一瀑青丝,一方雪帕,盈盈碎步,宛见黛玉手把花锄出绣帘,轻吟葬花吟的怅然若失,冷漠,凄清,又惆怅。“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生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只有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才能把多愁善感演绎得风情万种,也只有冰清玉洁的她才能纯真透明得如一潭清泉,心地善良的她虽不乏多疑小性,但她却是唯一能理解,包容,支持宝玉的人,如果说“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显露出宝钗的端凝庄重,那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便写尽了黛玉的孤傲脱俗;如果说宝钗是人间花王,那么黛玉便是世外仙葩;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与自卫心,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给了她,她便不开心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她的这种自尊与自卫,是环境变迁与门第差异在黛玉心灵深处的细微折射。但与贾府的门第差异与寄人篱下,也使她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所以她极力维护自己的自尊实际上也是掩饰自己的自卑。她追求真爱,所以她不能接受宝玉对爱情的戏谑,她不能忍受宝玉的逢场作戏。她也很聪慧,作为潇湘妃子的她在诗社更是胜人一筹,他藐视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
美丽故事的开始,悲剧就在倒计时。在那样一个封建家庭与礼教社会,宝黛的爱情终将是一场悲剧。他们恋爱的叛逆思想与封建礼教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无法调和,终究被封建专制所扼杀。最终,黛玉不得不含着对爱情的幽怨以及对命运的痛恨凄惨地死去,“一掊黄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痛苦是生命的航程,欢乐是人生的驿站,当尘埃落定,洗尽铅华,再多的撕心裂肺不过一场山河水寂。《红楼梦》再现的只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横截面,站在历史的海岸,我看见一个又一个被封建所残害的苍白面孔,有因封建婚姻制度迫害致死的焦仲卿与刘兰芝,有因为科考而痛苦一辈子的范进之类的莘莘学子,有恪守三从四德,一双绣花鞋相伴到老的无数女子。世界上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曹雪芹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挑动着封建社会的脉络,通过贾府前后的兴衰,理想中的虚幻境界与现实中的黑暗腐朽,权贵的奢侈与穷苦人家的饥寒的鲜明对比,达到控诉社会,警醒世人的目的,《红楼梦》中的婚姻悲剧,体现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共同命运,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
我们相信穿越世俗的爱恋,我们理解生死相离的苦楚,因此,我们更懂得珍惜当今社会的开放,包容,平等,自由与和谐。新时代的中国,敢爱敢恨取代了矜持不前,自由恋爱取代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情相悦取代了专制独行。《红楼梦》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我们回眸历史,更会珍惜现在。今天的民主、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和谐、舒畅的幸福生活,这才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真正的自由世界。
舒婷说: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红楼梦》在给人留下美丽的故事的同时,亦留下了美丽的忧伤...... (彭运良 朱镇完 谢羽茜 谢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