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动态
坚持抓好“四个分类” 破解“垃圾处理”之困
时间:2015-12-10 01:27:42来源:作者:彭运良
    垃圾分类是一件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任务紧迫,不容回避,而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深入村组农户的宣传氛围,确立可行的、科学的实施方案以及强有力的措施来实现,为此,甘棠镇在23个示范村通过狠抓“四个分类”,有效破解了垃圾处理难题,并形成卓有成效的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树立“分类”意识。垃圾分类对当前农村广大群众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意识转变难仍是首当其冲的“拦路虎”,即便是村支两委干部的思想观念,也在经历一个渐变的过程,为此,我镇自全县举办支部书记垃圾分类处理培训班后,先后组织总支书记、示范村支部书记到周边垃圾分类先进镇村进行参观学习,23个示范村相继召开了党员组长会和村民代表会,把垃圾分类意识带进家家户户,并采取发放资料、入户走访、志愿行动等方式,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外读物,逐步提高村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提高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取得广大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共发放宣传册5000多册,举办专项培训10多场次,党员、青年、老干等志愿者队伍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行动8次,营造出家家参与、人人动手的社会氛围。
    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完善的机构建设是坚强的后盾。我镇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任组长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工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支持指导、党政领导包村、总支书记群工站包总支、村委具体落实、村民广泛参与”的责任体系,。示范村还根据各村实际,因地制宜的建立了垃圾分类收集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村民养成日常垃圾分类投放习惯,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尤其是针对城区、中心村和其他区域不同的垃圾源,以及农户不同的垃圾处理陋习,各包干责任领导和村支两委干部精心制订了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图和温馨提示,张贴到各家各户,各村通过先在1-2个村民小组试点,再全村进行推广,切实加强垃圾处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是强化“分类”处理。各示范村建立垃圾分拣中心,所有农户配备了6000多套高标准“三桶一池”,全镇共投入资金130万元。严格落实分类、收运、处理责任主体,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制定了垃圾分类收集标准。将生活垃圾分成有毒有害、可堆肥、可回收再生、不可堆肥4大类。有毒有害垃圾指废旧光管、电池、过期药品、化妆品等;可堆肥垃圾指剩菜剩饭、瓜果皮核、菜梗菜叶、竹木、废弃食品、动物尸体、皮毛等;可回收再生垃圾指金属、塑料、纸张、纤维制品等。不可堆肥垃圾为尘土、砖瓦、街道清扫保洁垃圾、混合垃圾等。
    四是严格“分类”奖惩。我镇制订了操作性强的考核细则,将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整建工作考核内容,镇整建领导小组将对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指导及督促,每月检查2次,按月排名,年终实行专项考核,对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给予通报表扬并奖励,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影响全镇垃圾分类处理效果和进度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凡被县整建指挥部通报批评的,所在村支部书记实行约谈,对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予以黄牌警告。
    自实施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以来,全镇共回收垃圾30 余吨,垃圾变卖资金18000余元,长冲坪等23个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示范村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群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