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省住建厅2015年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级评定专家一行对双峰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了现场察看、资料查阅、汇报听取,充分肯定了双峰县垃圾场建设运行管理取得卓有成效:基本看不见白色垃圾、看不到苍蝇、闻不到臭味,并提出了继续完善措施建议。双峰县垃圾场等级有望“保Ⅱ争Ⅰ”(垃圾场等级分为四级)。
双峰县生活垃圾场位于印塘乡大井村,项目初建于2003年。2009年,投资3450余万元启动了无害化综合处理扩容提质改造工程。垃圾场占地117亩,垃圾处理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建成了库区土建工程、地下水导排系统、渗滤液导排及处理系统,渗滤液外运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日处理垃圾将近200吨。垃圾场前述“硬件”的建成,充分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充分满足了城区及周边乡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充分保障了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安全。2013年8月12日,经省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投入试运行。
垃圾场等级评定不低于Ⅱ级是“国卫”创建的入场卷、敲门砖,垃圾场建设运行管理“星级”标准关乎周边生态安全,更事关周围群众生命健康福祉。“硬件”达标,运行管理“软件”必须充分跟进。垃圾场成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了挖机、铲车、压实机、渗滤液运输车、监控等设备设施,实施严格准入制度,垃圾处理严格遵循检测分类、定点倾倒、摊铺压实、环境监测、灭蚊除臭、覆土填埋、分层作业、渗滤液外运、封场绿化等流程。
随着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变革,双峰县年底启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技术。该处理技术的实施,既更环保又变废为“宝”,处理后的垃圾残渣可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现有垃圾场将作应急备用,填埋的垃圾将越来越少,垃圾场周边群众也不必再担忧垃圾影响身体健康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