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讯(赵雪峰 张超)近年来,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干农家活”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在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2011年,借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东风,信阳市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列入2011年度政府“双十”工程,力争把乡村旅游打造为带动老区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回眸2011年,乡村旅游星级评定全面铺开。2011年,信阳市旅游主管部门结合“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先后在新县、商城县召开全市农家宾馆授牌现场会,将卧佛山庄、老庙陶然居、灌河源等农家宾馆授予三星级农家宾馆。以“百里茶廊”、“豫风楚韵”、“香水人家”为代表的农家乐和肖家河小吃一条街成为首批挂牌的星级农家乐,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追捧,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发展。
回眸2011年,携手合作格局形成。2011年,旅游、农业、扶贫、住建等部门密切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融合的工作格局,携手开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点)和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创建活动。新县、华阳湖景区作为第一批全国农业休闲示范县(点)向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推荐。光山县砖桥镇喜获省级特色旅游景观名镇,为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再度增添了金子招牌。
回眸2011年,富民惠民效应明显。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取得了积极效果。2011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5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5.8%,带动就业人数32万余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极大地促进了信阳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在全市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了很大提高。富民增收效果明显,农民的素质也得到提高,村容更整洁,乡风更文明。
回眸2011年,局市合作深入推进。2011年12月7日,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与信阳市长郭瑞民共同签署了《建立局市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省旅游局将从编制规划、打造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对信阳市予以重点倾斜和优先扶持。同时,信阳市政府也将从安排专项资金发展旅游、编制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推进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精品景区建设、开展品牌营销、红色旅游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八个方面做强做大旅游业。
发展中,信阳市积极转变观念,把“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放在突出位置上来抓,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头,优先考虑、优先发展,全力支持。
一是从政策入手。为确保“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工作扎实开展,根据市委、市政府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出台的《关于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和《信阳实施“旅游立市”战略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纲要》精神,信阳市通过充分调研,出台了《信阳市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在投资、土地、税费等方面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营造更为优越的发展环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助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迅速发展。
二是从领导入手。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信阳市旅游局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就“双十”工程进行了专题研究,由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到县区进行专题调研并赴外地学习其它地市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该市实际,制定了《信阳市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方案》、《2011年信阳市“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培训方案》和《农家乐集聚区、特色旅游示范村、示范点创建标准》。
三是从宣传入手。为了培育乡村旅游市场和提高知名度,信阳市利用新闻媒体定期不定期宣传“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发展情况。进一步打造乡村旅游形象和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制定促销计划,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攻势,增强促销的实效。乡村旅游品牌的形成,将会大大吸引外来投资,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终提高农民收入。
四是从资金入手。南湾湖风景管理区肖家河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科学制定农家乐集聚区和特色村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报送一批旅游富民工程开发建设项目,争取到省旅游项目发展基金80万元。南湾湖风景管理区为促进肖家河村进一步发展,正在按照省、市旅游部门指导意见,规划占地面积近9公顷,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肖家河农家宾馆。新县争取资金120余万元,对鄂豫皖石印科旧址旅游道路(全长350米)进行整修。新县杷棚村累计吸引社会资金近2000万元:吸引宏桥公司投入800多万元建设红色首府综合服务区,并对该村3个村民组进行统一改造,已完成征地600亩;吸引上海富林医药公司和河南羚锐集团投资800多万元,兴建富羚未来星希望小学,进一步改善该村子女就学条件;吸引升华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对卧佛山庄大别山植物博览园内奇石、奇花异草等珍稀资源进行完善,并新建一座游泳池。商城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深圳市九天易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分三期综合开发金刚台景区。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武汉家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占地135亩的黄泥塘居民新区,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以农家游结构模式,打造“中原第一庄”。商城县金刚台村争取各类项目资金680万元,分别用于对旅游沿线的村进行标准化农田改造,新修连二塘至杜畈4公里水泥路和新建金刚台村、连二塘村人饮工程两处,解决1500人饮水困难;在地质公园广场西侧建成水库一座,解决包括金刚台村在内5个村饮水问题,并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
五是从人才入手。依托各类人才培训机构,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强对乡村党政干部、旅游经营户和从业者的培训。结合农村远程教育、文化站及科技辅导站等,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乡游春风拂大地,富民雨露润万家。信阳市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正在扬帆远航,奋力前行,成为老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