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市场
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思考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作者:张海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报告指出了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浙江省奉化市尚田镇党委、政府把繁荣农村群众文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之一,出台政策,整合力量,加大扶持力度,有力地开展活动,目前有业余文化团队18个,镇级文化活动点6个,村级文化活动点40多个,宁波市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1个,奉化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5个。

  1、农村群众性文艺队伍在推动农村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农村文艺队伍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行业,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他们通过经常性的排练和同台演出,形成了一个凝聚力和感染力的团队,团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不计回报,为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共同出力,在农村中往往有很广的联系面和很高的威信;一些文艺团队的骨干还在农村中起着义务调解员的作用,成为村里调解矛盾纠纷的救火兵,许多纠纷经他们调解都能妥善解决;文艺团队还把乡风文明、八荣八耻、十七大精神等内容编排到文艺作品中去,让广大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教育。农村文艺队伍的演出,对提高群众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热衷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群众的自发行为,反映出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相当强烈。2006年底的文艺团队仅有7支,到2007年底迅速发展到了16支,还有一些团队正在积极筹备中,这些团队都是各村的群众自发要求组建的。在去年镇里组织的几场大型广场文艺晚会中,各文艺团队都积极要求参与表演,每场晚会观看的群众都在千人以上。这些文艺团队不仅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和重要节庆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平时也在经常性的开展文化活动,说明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全天候、多层次、多样化的,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政府每年有限的送电影送戏曲送图书下乡,他们要求通过多种途径能广泛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

  3、繁荣农村群众文化需要政策的引导及全社会的共同扶持。目前,农村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村级财力紧张、专业人才缺乏、部分基层干部重视不够等因素制约,为此,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拓展阵地、建设队伍、开展活动。社会各界要关心和支持农村文化的发展,担任农村“经济顾问”的企业可以通过共建共享的形式,实现企业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共荣,也可通过冠名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扶持。城市的文化专业人士以及社区的文化队伍要和农村文体队伍结对,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互访活动,不断帮助提高农村文体队伍的创作和演出水平。      4、农村文化繁荣要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增强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目前农村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在“送文化”的基础上着力开展“种文化”活动。坚持“送”与“种”相结合,既发挥城市的优势,丰富文化的输送内容;又调动农村自身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内生机制。“种文化”,需要强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要因地制宜抓好五个一批,即建设好一批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文化基础设施,抓好一批适应新农村文化发展的基层文化队伍,培育一批能引领农村文化发展的文化能人,树立一批有辐射作用、带动性强的文化示范村,开展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促使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