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村 -> 乡村市场
联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时间:2014-11-13 00:02:53来源:作者:方同

村级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即村集体经济组织打破社区、行业、所有制限制,采取镇村联合、村村联合、村企联合等办法抱团发展,形成跨地域、跨隶属关系、跨所有制、跨行业等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合作联社或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一、几种成功的发展类型
在南京市,联村发展近来也得到了有益探索与积极实践,有强村与强村联手发展的,有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的,也有弱村与弱村牵手发展的。无论是怎样的联合,都集聚了发展要素,显现了“抱团”效应,不同程度取得了放大效益。从发展路径看,我市联村发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联合出资,建设物业项目。江宁区东山街道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多数社区都进行了征地和拆迁,获得了一定的补偿资金。一些实力较强的社区有意发展物业经济,但受规划和用地指标的限制,各自为政很难促进大项目建设,于是开始尝试了联合投资,共同建设物业项目。章村、泥塘、龙西社区联合出资4亿元建成东山总部商务园,楼宇6.6万平方米,引进电子商务、研发设计、金融保险、商务办公等智力密集型企业入驻。章村、龙西、上坊、永安、佘村等社区和街道共同出资1.8亿元建成青龙山总部经济岛项目,楼宇近2万平方米,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章村、东山、邵圣、龙西、大里、永安等社区和区研发园联合投资6亿建设面积8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致力引进低碳、智能、总部、研发类企业,成为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项目)孵化的聚集体。全市村级集体净资产超过1个亿的有7个社区,其中5个在东山,分别是章村、中前、泥塘、东山和骆村社区,其中章村最高,2013年净资产近3亿元。
二是融合项目,发展特色产业。高淳区桠溪镇5个村以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建设为契机,联合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包装整合自身资源,共同开发“国际慢城”生态旅游线路,打造绿色、生态、富民的产业特色,各村集体经济均取得了较好发展,而且后劲十足,目前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0万元。六合区冶山镇8个村筹资近400万元,共同承包经营506亩茶园,并创新合作经营方式,成立各村集体持股的茶叶合作社,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探索了路子。
三是一村牵头,多村出资兴办公司。六合区横梁街道以石庙村为首的9个村联合成立瑞森开发公司,注册资金800万元,公司以承接本地及周边的土木工程项目为主,第一年每村即分红30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就业增收、地方建设节支三赢。
四是强村引路,帮带弱村共同发展。高淳区武家嘴村放大名村效应,与周边几个村创建“联村党委”平台,探索出了一条“强村带弱村”的合作共富之路,临近的双红村在武家嘴村的资金扶持下,盘活土地资源,建设标房并引入工业企业,使双红村的村级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23万元,猛增到了2013年的156万元。
五是统筹利用各村资产资源,实现整体发展。高淳区东坝镇针对全镇弱村不少的状况,在2011年提出联村发展战略,将沛桥、新中、和睦涧、清风、青山、游子山等6个村联合起来,集中各村土地指标、资金等,在镇工业园区调配出1.2万多平方米土地,盖大型标房,每年约有120万元租金收入;把傅家坛、红松、东风、新中、清风5个村联合起来,投资1亿元在集镇上建室内农贸市场1万多平方米,每村每年按股分红,前景看好。
二、联村发展模式积极效应
合作的时代,联合抱团,互助互利,优势互补,实现多赢,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的案例。多村联合发展,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是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村单打独斗面临的产业规模小、发展资金少、发展成本高、增收平台少等现实问题。从各地具体探索的情况看,联村发展模式对于壮大集体经济有诸多可取之处。
一是可促进资源要素有效整合,体现优势互补。联村发展,有资金的出资金,有土地的出土地,有资源的出资源,不仅激活了各村的闲置资产资源,而且有效整合与调动了农村各类发展要素投向大项目、好项目,发展新的载体,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生力量。江宁区东山街道出现一批强村,正是得益于各种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
二是可促进地方产业快速壮大,体现集聚效应。联村发展或者以土地、资源等入股建立合作社或种养殖基地,引领产业集聚及规模化发展,或者与全镇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紧密结合,以合作共建、配套服务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都会有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以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集体经济的大发展。高淳区桠溪镇多村联合,促成了“国际慢城”生态之旅产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
三是可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发展,体现抱团取暖。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掰不断。在参与市场经济竞争中,开发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靠单个行政村根本无法承担,经济薄弱村更是如此。然而几个“穷兄弟”聚在一起,各出一份力,不能办的事就能办了。六合区横梁街道、冶山镇多村联合共同发展模式,为薄弱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明了道路。
四是可促进集体收入有效增加,体现平衡发展。我市几个尝试联村发展的地区,最直观的成效就是凡参与联合发展的村,其集体收入都有所增加。特别是高淳区东坝镇,在镇政府的统一调度安排下,各村齐头并进,集体收入得到了同步增长。
三、推广联村发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联村发展是近几年出现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少地方虽有一些探索,也有初步成效,但对于新生事物,缺乏有效组织,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制度设计,缺乏政策支撑,目前尚未得到各地各级充分认识与全面推广。即使在已经开展联村发展的地方,也存在浅尝辄止或难以为继的现象。在推广联村发展模式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统一谋划。凡是走联村发展道路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地区,都离不开镇街的精心组织,可以说镇街是联村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各镇街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应把辖区内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考虑进来,立足本镇街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利用各村资源要素,协调各村联合经营发展,实现镇村同步发展。
二要有合适产业。联村发展,一定要依托本地区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聚集各村资源、区位等优势,坚持市场为导向,以资产和资本运营为主,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径,努力探索适合本地情况和特点的发展路径。可选择兴办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工农业生产配套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等发展收益稳、风险小的经营项目。
三要有能人牵头。集体经济就是“能人经济”。联村发展,不但要有镇街统筹安排,还离不开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带头大哥”。既可以由镇街领导牵头,也可以从参与联村发展的村中,公推公选一名像六合区横梁街道石庙村孙瑞曹书记一样的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村干部,作为“联合体”总管家。
四要有合作制度。联村发展,就是由一个村的“小集体”,放大到几个村紧密结合的“大集体”。一些地缘相通、产业相近、有合作意愿的村,可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将资金、土地、生产资源等折算成为占股份额,以此作为收益分配和经营决策的依据,并通过参股、联营、长期投资、异地投资等方式,实现多层次、跨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和合作。
五要有政策支持。主要是市、区层面要在土地、资金、行业指导等方面对联村发展给予支持和引导。一要建立集体发展用地机制,优先对联村发展项目安排用地;二要适当安排财政资金,引导各地积极组织联村发展;三要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为联村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四要加大行业指导力度,对多村联合兴办的企业给予政策和技术辅导。

节选自:江苏农业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